一、豆面的魅力初现
豆面,作为一种特色面食,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在不同地区散发着别样的魅力。
豆面主要由豆类磨成的面粉制成,原料的选择丰富多样,如豌豆、绿豆等。在一些地区,还会混合小麦粉或其他杂粮粉,增加口感的丰富度。例如,忻州的豆面常由豌豆磨成的面粉制成,是当地最普遍的家常食材。豌豆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种植历史,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等,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有平衡血糖,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的功效。
在大同,豆面可以做成各种面食,如豆面条、荞面饸饹、豆面发糕等。大同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态环境,盛产各具特色的优质谷粮作物。这些杂粮大多种植在高海拔、无污染地区,极少使用农药、化肥,是公认的具有特殊食补作用的天然绿色食品。豌豆面的做法很有特色,将豌豆面与白面或莜面和在一起,或擀或压或切,下锅煮好后,浇上鸡蛋、豆腐皮、金针、木耳调成的卤汁或肉末卤汁,香味浓郁,十分适口。
在准格尔旗,豆面的主要原材料是豌豆或黄豆。擀制而成的豆面放数日不粘不馊,即使豆面条变硬味道也不变。吃时放开水锅中煮熟加臊子即可,加醋口味更佳。豆面味道独特,易于消化,深受当地老百姓喜爱。
总之,豆面以其独特的原料和制作工艺,在不同地区展现出不同的魅力,成为了各地美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原料的丰富多样
(一)豆类为主的原料构成
豆面主要的原料是各种豆类,如豌豆、绿豆等。豌豆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蛋白质含量可达 21 克,维生素 B1 含量为 0.55 毫克,维生素 B2 含量为 0.23 毫克,钙含量达 73 毫克,磷和铁含量也均为 73 毫克。绿豆同样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将这些豆类磨成面粉制作豆面,不仅口感独特,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有时为了丰富口感和营养,还会混合小麦粉或其他杂粮粉。这样的组合使得豆面既有豆类的醇厚香味,又有小麦粉或其他杂粮粉带来的不同口感和营养补充。例如,西北一带的豆面一般指用豌豆磨成的面粉,也有把莜麦与豌豆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后磨成面粉,低糖低脂,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营养价值颇高。
(二)台州特色的番薯粉豆面
在台州,豆面特指由番薯粉制成的面食,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风味。台州的绿豆面,俗称豆面,实际上是由番薯粉压制而成,因山里的番薯长势好,淀粉多,番薯粉也被叫山粉。手工制作的台州豆面劲道十足,与机器制作的绵软无力形成鲜明对比。
手工制作绿豆面是一项苦营生,每年立冬过后到过年前的这一段时间是做绿豆面的最佳时间。其原材料只需要水和番薯粉,为保证纯正口感,一般不掺杂其他面粉。但市场上常有人在番薯粉中掺杂其他面粉充数,影响口感。制作番薯粉的过程繁琐,先将番薯磨成粉糊状,装在木桶里,转放至大桶,架上木架,铺三到四层干净白纱布,把粉糊包在纱布里冲洗,直到淀粉基本冲出,这个过程往往要一两天。粉浆静置一到两天,倒掉上半部分的水,在太阳下晒一天,让番薯粉再沥干些。然后将番薯粉切成小豆腐块,放在团箕里暴晒,若太阳好,也得晒上四五天,最后敲碎成粉末,再晒好几天。番薯粉好坏直接关系到绿豆面的口感味道,若遭雨淋或晒得不够,色泽暗淡,影响口感。
台州的豆面可以有多种做法,海边山区的石塘人干炒豆面,不易结块,软嫩有韧劲,香气袭人,口感甚好。而一般人家炒绿豆面,要先将绿豆面在热水里泡个五六分钟。炒绿豆面时,准备猪肉片、包心菜、香菇、蘑菇、芹菜、虾干、咸带鱼段等备用,先炒料头,再放入绿豆面翻炒,一盆色香味俱全的炒绿豆面就出炉了。
三、制作工艺的独特魅力
(一)传统的制作步骤
豆面的制作工艺传统而讲究。首先是和面,将豆类面粉与适量的水混合,不断搅拌,直至形成一个均匀的面团。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技巧,水的用量要恰到好处,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面团的质量。接着,将面团放在案板上,用力揉至光滑。这一步骤至关重要,揉面的程度直接关系到豆面的口感。揉好的面团需要静置一段时间,让面筋得到充分的松弛,这样在后续的擀制过程中,面团会更加柔软有延展性。
擀制是制作豆面的关键环节之一。将面团放在案板上,用擀面杖反复擀压,逐渐将其擀成薄片。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力度的均匀和方向的一致,确保面片的厚度均匀。擀好的面片最后切成细条,切条的宽度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调整。一般来说,细条的豆面口感更加细腻,而宽条的豆面则更有嚼劲。
(二)台州的特殊制作方法
在台州,豆面的制作有着独特的方法。首先,将番薯粉与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形成番薯粉浆。然后,将粉浆通过模具挤出成面条状。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挤出的面条要粗细均匀,长度适中。挤出的面条落入烧开的水中煮熟,煮熟后的豆面捞进盛有番薯水的大缸里冷却。冷却后的豆面环成圈剪断,这一系列动作的时间和速度的把握非常关键,过生过熟都会影响口感。最后,将做好的豆面晾到室内的竹竿上冷却一夜,隔天放室外晒,在豆面晒得快干未干时,将粘在一起的豆面一根根撕开,再晒干,就可以收起来了。制作一次台州豆面需经过碾粉、淀粉、揉粉等四五道工序,可见其制作过程的繁琐和精细。
四、营养价值的多元体现
(一)丰富的营养成分
豆面作为一种健康的杂粮食品,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中,蛋白质含量较高,为人体提供必需的能量。同时,豆面中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 B1、B2 等,以及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无机盐等成分。这些营养物质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西北一带用豌豆磨成的豆面,蛋白质含量可达 21 克,维生素 B1 含量为 0.55 毫克,维生素 B2 含量为 0.23 毫克,钙含量达 73 毫克,磷和铁含量也均为 73 毫克。绿豆面等其他豆类制成的豆面也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豆面中的胡萝卜素、叶黄素对人体的眼睛有好处,经常熬夜的人们眼睛会比较累,吃豆面可以缓解疲惫。而且胡萝卜素能在人体中转化成维生素 A,可以维持皮肤细胞活性。
(二)适宜人群与注意事项
适宜人群:
糖尿病患者:豆面属于低 GI 食品,能够缓慢提供能量。同时,豆面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可以帮助消化和控制血糖。对控制胰岛素分泌和降低血糖效果明显,糖尿病患者在血糖稳定时可以适量食用。
心血管疾病患者:豆面营养丰富,钠元素含量很低,属于高钾、低钠的食材,经常食用对于保护心血管有理想的效果。
皮肤状态不佳者:豆面可以清洁面部,让面部滋润、有光泽,具有消肿、舒展皮肤的功能,能拉紧眼睛周围的皱纹,是美容养颜的佳品。
注意事项:
肾脏病患者:豆面中钾元素的含量较高,肾脏病的患者不宜食用豆面。
胰腺炎患者:豆面是一种产气的食物,过量食用会引起腹胀,有结石或者胰腺炎的患者不宜吃豆面。
孕妇:孕妇可适量食用豆面。豆面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消化、排清肠胃,缓解孕妇便秘。除此之外,豆面中的止杈酸、赤霉素和植物凝素等有消炎抗菌的效果,可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
婴幼儿:婴幼儿应少吃豆面。因为婴幼儿消化系统还不够完善,豆面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可以促进消化,增加营养,提高抵抗力,但不能吃太多。同时,豆面是一种产气的食物,不能过多食用,否则会引起腹胀或者打嗝,令人体产生不适症状,还可能对肠胃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五、地域特色与食用方法
(一)山西豆面的传统风味
山西豆面作为传统风味面食,在当地有着重要的地位。在逢年过节、迎亲送友等场合,豆面常常成为餐桌上的主角,承载着人们的喜悦与祝福。
在山西,豆面的食用方法丰富多样。抿豆面是特色之一,取豆面、白面各半,加水搅拌成稠糊状后略微醒一会儿。水开后,将抿面床架在锅上,用抿拐推压,面如小蝌蚪般落入锅中。抿豆面出锅时多带面汤,可搭配刀削面的臊子,也有许多人偏爱加腌葱、炒酱。调好的抿豆面又软又滑,柔中带筋,吃时连吃带喝或边拨拉边吸溜,热气腾腾,十分过瘾。
除了抿着吃,豆面还可以蒸着吃。比如黑豆窝头,将黑豆豆面、黄豆豆面混合后再加入玉米面,发酵后加白糖、炼乳等,上笼蒸 15 分钟即可。刚出锅的黑豆窝头呈巧克力色,十分暄软,香甜可口。家庭版则是将黄豆豆面和玉米面混合,加小苏打、白糖,温水和面后捏成窝头蒸熟,清甜可口。
此外,还有蘸着吃的吃法。蘸豆面糕中,熟豆面是灵魂。将炒熟的黑豆和黄豆加工成细腻的豆面,黄米糕蒸熟搋好后分成小剂子,加入加了白糖的豆面,反复对折捏成圆片形,入口绵软,香甜可口。熟豆面还可以打糊糊喝,先将豆面用凉水化成稀糊状,水开后倒入锅中不停搅动,再次煮开后关火,加入冰糖、葡萄干、熟芝麻,喝一口,糯滑可口,暖意融融。
(二)台州豆面的特色菜肴
在台州,豆面常与沙蒜等食材搭配,制成沙蒜豆面这一经典菜肴。沙蒜,学名海葵,其貌不扬但味道鲜美。曾有诗称赞沙蒜的美味,“外脆中膏美无度,调之滑甘至芳辛”。
制作沙蒜豆面时,要格外小心处理沙蒜。海葵焯水后用剪刀在底部剪开一个小口,方便入味的同时,又能极大地保留住内部的营养物质。锅中放入葱姜炒香,倒入海葵翻炒去腥,注水后海葵内部的蛋白质与水混合,汤色变成奶白,这就是沙蒜的原汤,炖煮十分钟后将沙蒜捞出备用。传统的沙蒜豆面使用绿豆粉,现在也有店家对豆面进行改良,使用更加容易入味的红薯粉。锅中放入猪油,倒入葱姜炒香,放入豆面翻炒,倒入鸡汤炖煮入味,加入沙蒜和原汤,此时的沙蒜豆面诱人可口,鲜香满屋。
沙蒜豆面中,沙蒜鲜中带香,豆面润滑爽口,汤汁浓郁鲜美,是一道无与伦比的特鲜下饭菜。夹起一绺豆面,吸溜入口,像是丝般柔滑,韧滑而柔腻,非常鲜美,来不及咀嚼就滑落到肚子里去了。再吃一口沙蒜,咬一口嘎吱嘎吱的,韧中带着脆,有点像鸡鸭肫,又有点像鲍鱼。沙蒜实在是鲜,鲜得让人不知它味,等回过味来时,只余满口的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