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雷火针的神秘起源

雷火针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其首见于明•《本草纲目》,书中记载:“雷火神针法”是一种艾灸法。在其他明清医籍诸如《针灸大成》《外科正宗》《种福堂公选良方》等中也均有记载,不过配方各有差异。

雷火针法在古代有着特殊的含义。其一,雷火神针要取用太阳真火点燃,被古人赋予神圣之意,使用时甚至还要念咒;其二,其药物皆猛烈,对人体攻击力量较强,犹如雷火一般,因此身体较弱之人最好慎用。

从历史发展来看,雷火针法在不断演变。在晋唐宋时期,我国针灸医学史上灸法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灸疗专著。而雷火针的前身可追溯至元末明初的“雷霆歘火针法”,它为雷火神针提供了原型与理论基础。此后,在吸取隔物灸艾火间接作用于皮肤的治疗理念及《寿域神方》中艾卷灸操作后,“火雷针”问世,为雷火神针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古代,雷火针的配方不断被医家改良。如李时珍《本草纲目六卷》中的配方为新蕲艾末一两,乳香、没药、穿山甲、硫磺、雄黄、草乌头、川乌头、桃树皮末各一钱,麝香五分。《种福堂公选良方》中则有两个不同的处方。到了近代,处方又有所变化,如沉香、木香、乳香、茵陈、羌活、干姜、炮甲各 9g,人工麝香少许,经加工炮制后与艾绒混合制成雷火针。

总之,雷火针在古代医籍中不断发展演变,其历史渊源深厚,为后世的中医治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独特的主治病症

(一)广泛的病痛覆盖

雷火针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具有广泛的主治病症。除了主治心腹冷痛、风寒湿痹、筋骨隐痛等病症外,在现代临床应用中,对多种疾病也有着显著的治疗作用。

雷火针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功效。其通过调和筋脉气血、通利经络、疏散局部瘀滞从而达到解除疼痛的目的。对于急性腰扭伤,雷火针灸疗法能有效缓解疼痛,恢复腰部活动功能。例如,有病例中李某,男,35 岁,抬重物不慎导致急性腰扭伤,运用雷火针灸疗法治疗 1 次,疼痛明显减轻,继续治疗 1 个疗程后疼痛完全消失,腰部活动自如,随访 2 年无复发。

此外,雷火针还可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在相关病例中,共 64 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雷火针等疗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具体病症解析

闪腰岔气:雷火针对于闪腰岔气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当出现闪腰岔气时,可以通过雷火针疗法进行治疗。其操作方法是根据病证选定穴位,让病人取适当的体位,在选定的穴位上用笔作标记,外用六七层纸隔穴,然后用雷火针按穴上,待火将烧透纸时,起去雷火针,剪去灰火,另用纸再烧再按,如此反复 9 次。

寒性腹痛:雷火针可用于治疗寒性腹痛。例如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通过选取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神阙、气海、脾俞、胃俞等穴位,采用针刺与雷火灸相结合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在治疗过程中,雷火灸药力峻猛,温通作用强,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调节作用,改善胃黏膜微循环,松弛血管平滑肌,调节血管的舒缩功能,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缩小胃黏膜损伤面积,同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调整中枢神经递质水平,改善胃黏膜损伤。

腹泻:对于寒性腹泻,雷火针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雷火针疗法是用沉香、木香、乳香、蕲艾等药物粉碎,用绵纸卷紧,然后点燃,灸治一定的部位来治疗疾病。其主治病症包括寒性腹痛及腹泻等,取穴均同针刺疗法。在治疗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火灾和烧伤皮肤,同时操作时取穴要准确,嘱咐患者不要紧张,与术者配合好。

三、多样的制作方法

(一)传统制法详述

传统雷火针的制作方法较为复杂,但其独特的配方和精细的制作过程也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传统法中,首先是灸具制作。需用到艾绒 100g,沉香、木香、乳香、茵陈、羌活、干姜、穿山甲各 15g,除艾绒外,其他药均研为极细末,加入麝香少许,研末和匀。以桑皮纸一张,宽约一尺见方,摊平。先称艾绒 40g,均匀铺在纸上;再称药末 10g,均匀掺入艾绒中。然后,卷紧如爆竹状,再用木板搓捻卷紧,外用鸡蛋清涂抹,再糊上桑皮纸一层,两头留空纸一寸许,捻紧即成。一般须制备两支以上,以便交替使用,阴干保存,忽使泄气。

(二)改进制法展示

随着时代的发展,雷火针的制作方法也有了改进。改进的雷火针法是以市售普通药艾条外用牛皮纸再加固而成的灸条,另用药膏做成药包垫,采用实按灸操作手法,将艾条点燃按在药包垫上使药气随艾火热气通过穴位透入经络达到病所。

灸具制作:

灸条简便加固法:取市售紧实粗大的普通药艾条 1 支(如无,可用清艾条代替),用 20cm×23cm 牛皮纸 1 张,涂上面糊将艾条卷紧(大约 3 卷),两头不留空,卷纸对折封固晒干。

灸疗垫制作:计有药包垫、药布垫、药敷垫 3 种。药包垫取红布或其他干棉布 1 段,长 80cm,宽 5cm,将布的一端铺上常用灸疗膏药 5mm 厚(也可以根据患者病证铺上其对症的灸疗膏药),然后把布折叠成 7~10 层,用线缝合,放瓷瓶收藏,保持药性使用。药布垫取市售伤湿止痛膏、追风膏等粘贴在长 100cm,宽 8cm 的干棉布头端上下两面各 1 张,再每折叠一层平贴 1 张,每贴 1 张内里都铺上薄薄一层七厘散或丁香、肉桂药末;折至 5 层,共贴有 7 张后,将余下布段全部包叠完,用线缝合使用。药敷垫用灸疗膏或市售外用敷料膏剂(如止痛消炎膏等),涂在纱布上按常规敷药方法固定敷于患处,外隔 7 层厚棉纸(任何厚纸都可)实按灸疗使用。

附:灸疗膏调配分常用和备用二类。常用灸疗膏剂以温经散寒,活络止痛药物为主,将乳香、没药、荆芥、防风、川芎、细辛、当归、独活、香附、肉桂、马钱子各等份研磨成细粉(乳香、没药另包),用砂锅先将饴糖、米醋熬成稀汁再兑入少量蜂蜡、香油继续煎熬,然后把上述药物拌入用文火相熬片刻,乳香、没药收膏装瓶密封备用。备用调膏剂用饴糖、米醋、蜂蜡、香油在砂锅内相熬成膏。临床中与桂麝散调拌称通经消肿灸疗膏;与牵正散调拌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灸疗膏;与清消散调拌称骨疽灸疗膏;以吴茱萸、川芎、白芷等药末相调为降压灸疗膏;以白芥子、细辛、半夏、南星、麻黄、干姜等药末相调为喘咳灸疗膏;以川乌、草乌、川芎、苍术、元胡、牛膝等药末相调为骨刺灸疗膏等。


具体操作: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将药包垫放在选好的局部病灶和穴位上,点燃乙醇灯具,把灸条烧红直接实按在药包垫上,灸条多烧几次反复温灸,使药气随艾火热气透入穴位。在施灸过程中,医者要多询问患者,如表皮感到烫,灸条立即拿起移开药包垫,此为 1 壮,一穴 3~5 壮即可。轻症 l~5 次,重症连续 5 次后再隔日 1 次,10 次为一个疗程。

四、正确的使用方式

(一)传统法操作流程

传统雷火针采用实按灸操作手法。首先,在施灸部位铺上面纸 10 余层或棉布 5 - 7 层。然后,取两支传统法制作的雷火针,将其中一支点燃一端作为备用,另一支以握笔状执住艾条,正对穴位,紧按在面纸或棉布上,稍留 1 - 2 秒钟,使药气温热透入深部。当病者觉烫不可忍时,略提起药艾条,待热减后再行按压续。若艾火熄灭,可取备用的药艾条接替施灸。如此反复进行,每次约按压 7 - 10 次,务使热力持续深透。每日或隔日 1 次,10 次为一疗程。

(二)改进法操作要点

改进后的雷火针使用方法更加灵活方便。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将药包垫放在选好的局部病灶和穴位上。点燃乙醇灯具,把灸条烧红直接实按在药包垫上,灸条多烧几次反复温灸,使药气随艾火热气透入穴位。在施灸过程中,医者要多询问患者感受,如表皮感到烫,灸条立即拿起移开药包垫,此为 1 壮,一穴 3 - 5 壮即可。轻症 1 - 5 次,重症连续 5 次后再隔日 1 次,10 次为一个疗程。改进后的雷火针通过药包垫的配合,能更好地发挥药效,同时也降低了操作难度和患者的不适感。药包垫有多种选择,如药包垫可根据患者病证铺上对症的灸疗膏药,药布垫可使用市售伤湿止痛膏等并铺上药末,药敷垫则用灸疗膏或市售外用敷料膏剂涂在纱布上按常规敷药方法固定敷于患处,外隔 7 层厚棉纸实按灸疗。这些不同类型的药包垫为患者提供了更多个性化的治疗选择。

五、显著的功效与作用

(一)刺激穴位调气血

雷火针通过针刺不同的穴位,能够对经络和气血进行有效的调节。在针刺时,会刺激身体自身的神经和免疫系统,就如同在身体内部引发一场积极的“变革”。这种刺激促使气血畅通无阻地运行,仿佛为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注入了新的活力。气血的顺畅流动对于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它能够将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的每一个角落,同时带走代谢废物。雷火针的这种调节作用,能够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使身体更加坚强地抵御外界的各种致病因素。据相关研究表明,雷火针能够提高人体内免疫球蛋白 IgG、IgA、IgM 的含量,增强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能力,为身体构建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二)缓解疼痛促代谢

雷火针对神经性疼痛、肌肉骨骼疼痛、内脏疼痛等都有良好的缓解作用。通过刺激穴位,可以改善肌肉的血液循环,就像为肌肉注入了一股清泉,缓解肌肉酸痛和疼痛感。例如,对于一些长期伏案工作的人来说,常常会出现颈部和肩部的肌肉疼痛,雷火针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同时,雷火针还可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它通过刺激穴位,加速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水平。新陈代谢的加快意味着身体能够更快地排出废物,吸收营养,从而提高身体的自愈能力。此外,雷火针还具有调节情绪的功效。通过刺激穴位,可以激活身体内部的激素分泌,改善情绪,减轻压力和紧张感。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面临着各种压力,雷火针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调节方式,帮助人们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六、治疗效果与注意事项

(一)风寒湿痹疗效佳

雷火针在治疗风寒湿痹方面效果显著。风寒湿痹是由于风、寒、湿三种邪气侵袭人体,导致经络气血不通,从而引起关节疼痛、肿胀、麻木等症状。雷火针通过其温热的药力和灸感,能够有效地驱散体内的寒湿之邪,疏通经络,缓解疼痛。

例如,一位患有多年膝关节风寒湿痹的患者,每逢天气变化或劳累后,膝关节疼痛难忍,活动受限。经过一段时间的雷火针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关节活动度也得到了改善。患者表示,在接受雷火针治疗的过程中,能感受到一股温热的气流深入关节内部,疼痛逐渐缓解,效果非常明显。

雷火针的药物配方中,多含有温经散寒、祛风除湿的中药成分,如乳香、没药、羌活、干姜、川乌、草乌等。这些药物在艾灸的作用下,能够更好地发挥药效,直达病所。同时,雷火针的实按灸操作手法,能够使药气随艾火热气通过穴位透入经络,进一步增强了治疗效果。

(二)安全使用需谨慎

在使用雷火针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以确保安全有效。

雷火针法是实按灸,要注意避免灼伤。在操作过程中,施灸者应掌握好火候和按压力度,避免艾条燃烧过旺或按压时间过长导致患者皮肤灼伤。同时,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应及时告知施灸者自己的感受,如感觉过热或疼痛,应立即停止施灸。

雷火针法适应面较广,但施用时应辨证论治,配穴组方。不同的病症需要选择不同的穴位进行治疗,施灸者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辨证分析,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此外,施灸时按在穴位上的力度、热度、时间长短应以患者感觉最强为度。但患者也不能一味地追求强烈的刺激感,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耐受程度,与施灸者进行沟通,调整施灸的强度和时间。

在使用雷火针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注意安全,确保治疗效果。同时,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适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治疗,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