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不幸确诊胃癌,病患与家属关心能否医好、能活多久等。医师预后预测供参考,因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台湾与国外不同,病人多晚期,预后较差,需靠早期诊断与尽早手术。早期诊断与治疗乃关键,莫放弃,晚期胃癌手术加辅助化疗也有存活机会,早期诊断与治疗是改善预后的不二法门。
胃癌预后:预测与现实
预后预测的局限性
当不幸被诊断患有胃癌,病人和家属最关心的莫过于预后。然而,医生往往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只能根据过往医学文献的统计数据、患者检查结果和自身经验推测。统计数据只能反映发生概率,并非必然的结果。例如,第四期胃癌患者五年存活率不到20%,但谁也无法断定眼前患者是否属于那20%之中。
医疗环境也会影响预后。同样是第三期胃癌患者,在美日等发达国家和未开发国家的生存期会有差异。因此,预后预测仅供参考,旨在让病人和家属做好心理准备,并非绝对结果。
不同分期的预后
按照胃癌诊断分期,预后大致如下:
1、第一期:五年存活率大于90%。
2、第二期:五年存活率大约50%。
3、第三期:五年存活率15%或更少。
4、第四期:五年存活率极低,几乎很少超过五年。
早期胃癌和进行性胃癌的预后也有差异:
1、早期胃癌:90%的患者手术后能活过五年以上。
2、进行性胃癌:五年存活率约30%(无淋巴腺转移)或10%(有淋巴腺转移)。
中日台胃癌预后对比
在美国,全部胃癌的五年存活率大约是20%,早期胃癌的五年存活率更高,但也仅有10%-15%。
日本的情况有所不同,早期胃癌占所有胃癌的大部分,这可能与种族、生活习惯和医疗体系有关。日本消化内视镜检查已经成为常规检查,大规模筛检有助于早期发现问题。根据日本的研究报告,胃癌细胞局限在胃黏膜层有95%的治愈率,侵犯到肌肉层还有76%的五年存活率,但侵犯至浆膜层则只有23%的五年存活率。
台湾的胃癌预后也与国外有所差异。以台北荣总的经验,早期胃癌病人根治手术的五年存活率超过95%,但晚期胃癌患者则低于30%。台大分析接受过手术切除治疗的患者数据,发现绝对治愈性切除者五年存活率为54.4%,相对治愈性切除者为13.7%,非治愈性手术者仅5.3%。马偕医院的经验表明,诊断确定胃癌的患者平均年龄在六十岁,男性是女性的六倍,约六成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其中的20%仅能做非治愈性手术以改善症状。能详细分期的患者中,百分之七十五在诊断时都是第三期与第四期,三年的总存活率已降至15%,因为晚期胃癌占大多数。
胃癌预后:积极治疗,不放弃希望
无论是台湾还是国外,早期发现仍然是提高胃癌存活率的唯一保证。对于大多数台湾患者来说,诊断时已经是第三期或第四期,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至关重要。各种预测预后的因子是基于统计数据的,结果仅供参考。除非病况已无法切除,原则上,一旦确诊胃癌,就不应该放弃,应接受适当治疗。晚期胃癌患者,手术加上辅助性化学治疗也有一定的机会存活过五年(国外文献报告:24.5-54%)。
胃癌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分期、医疗环境等。台湾与国外不同,病人多晚期,预后较差。但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至关重要,即便晚期胃癌,手术加辅助化疗也有存活机会,应不放弃治疗,早期诊断与治疗乃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