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午睡虽好,但并非人人适宜。64 岁以上超重、血压低、血液循环障碍者午睡要小心,还应就医治疗。老人午睡有五不宜:不宜坐着、不宜时间长、不宜和衣、不宜饭后即睡、不宜对风而睡,应顺其自然。
老年人午睡:顺其自然与谨慎选择
老年人是否需要午睡,并没有统一的答案。专家建议,顺其自然是最佳选择。长期习惯午睡的老人,强行改变习惯可能反而不利于健康,扰乱生物钟。然而,有些老人午睡却需要格外小心。
三类老人午睡需谨慎
以下三类老人午睡应特别谨慎,甚至应寻求医生专业建议:
1、年龄在64岁以上,且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的人。
2、血压过低的人。
3、血液循环系统有严重障碍的人,特别是因脑血管变窄而经常出现头昏、头晕的人。
对于这些老人而言,午睡本身并非最主要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积极治疗潜在的疾病,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发病诱因复杂,包括气候、情绪、饮食等,午睡只是其中一个因素,其他因素更值得重视。
老年人午睡的五个不宜
即使是健康的老人,午睡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以避免不良后果:
不宜坐着午睡
坐着午睡,例如坐在椅子或沙发上,甚至趴在桌子上,容易导致脑贫血。老年人心功能较差,坐着睡觉时心率减慢,血管扩张,血液流速减慢,流向大脑的血液减少。尤其饭后,大部分血液流向胃肠系统,坐着午睡会进一步加剧脑贫血,导致头晕、耳鸣、腿软、视物模糊等症状。
午睡时间不宜过长
老年人睡眠时间通常较短,白天午睡时间过长会影响夜间睡眠质量。因此,老年人午睡时间应控制在1小时左右,避免睡得太久。
不宜穿着衣服睡觉
老年人午睡不应穿着衣服睡觉,应宽衣解带,盖好被子,避免着凉感冒。
不宜饭后立即睡觉
老年人消化功能较差,饭后胃肠道需要较多血液来消化食物。饭后立即睡觉会影响血液流向胃肠道,妨碍食物消化,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不利于营养吸收。
不宜对着风睡觉
老年人抵抗力较差,容易感冒。因此,老年人午睡不应对着风睡觉,避免在风口或吹着风扇、空调的情况下睡觉。
老人午睡需谨慎,三类老人要留意,64 岁以上体重超 20%等。午睡还应注意五不宜,坐着、时长、穿衣、饭后、对风皆有讲究。老人是否午睡因人而异,身心乏可睡,不困可不睡,关键要顺其自然,保持健康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