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行为举止超龄,如直呼家长姓名等,给人不良印象。这在成长中常见,如 4 岁多说出成年话,公共场合“没大没小”更让父母难堪。家长不可惯着,要引导孩子礼貌称呼,纠正其不当行为。

孩子“没大没小”行为,家长不能惯着!

1、直呼家长姓名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直呼长辈姓名是不礼貌的行为。虽然有些家长认为直呼自己的名字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但孩子这种“没大没小”的行为往往来自对别人的模仿,特别是孩子学习语言的阶段,他们会很快学会大人之间的称呼方式。当家长听到孩子直呼自己的名字,觉得好玩并给予孩子回应时,孩子便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何不当,这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无形的强化。
家长应该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称呼用语,告诉宝宝直呼长辈姓名的行为是不礼貌的,引导宝宝称呼家长要用“爸爸”、“妈妈”,叫别人要用“叔叔、阿姨、老爷爷、老奶奶”。对于孩子有意为之的呼喊,家长可以先不理睬他,等他正确称呼你了,你才对他做出回应。

2、不按时吃饭

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专心玩耍,便放任孩子不按时吃饭,甚至用零食来代替正餐。这样做会导致孩子营养不良,影响身体发育。此外,孩子不按时吃饭还会养成挑食、偏食的习惯,对健康很不利。
家长要严格要求孩子按时吃饭,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吃饭时间,家长要放下手机,专心陪孩子吃饭,并注意孩子的饮食均衡。

3、乱扔东西

孩子在玩耍过程中难免会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但有些家长对此毫不在意,甚至觉得孩子乱扔东西是天性,不用管他。这种放任的态度会让孩子养成乱扔东西的习惯,长大后也会变得不讲卫生、不负责任。
家长要教会孩子整理玩具,并告诉孩子乱扔东西是不对的,会影响到其他人。当孩子乱扔东西时,家长要及时制止,并引导孩子把东西放到指定的地方。对于已经扔在地上的东西,家长也要鼓励孩子自己收拾起来。

4、不讲礼貌

有些孩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不讲礼貌的行为,比如插嘴、打断别人说话、不跟大人打招呼等。这种行为会让孩子失去朋友,也会让别人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印象。
家长要教育孩子讲礼貌,并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以身作则,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孩子表现出不礼貌的行为时,家长要及时指出错误,并引导孩子改正。

孩子“没大没小”的行为并非不可改变,家长要耐心地教育引导,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宝宝直呼家长姓名这一行为需引起重视,它可能源于模仿。家长要注意自身称呼用语,引导孩子用恰当称呼。对孩子有意为之的呼喊可先不理睬,待其正确称呼后再回应,避免强化不当行为。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