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干燥寒冷,宝宝易出现流鼻血、大便出血、脸部出血点等状况。这些小毛病究竟该如何应对?别着急,让我们一起学习,为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
宝宝冬季常见问题及应对方法
一、宝宝流鼻血
宝宝鼻出血的原因有很多,例如:
1、感冒、扁桃体炎、肺炎或腮腺炎等疾病导致鼻黏膜血管充血肿胀,甚至破裂出血。
2、轻微外伤或用力挖鼻损伤鼻中隔黏膜导致出血。
3、秋冬季节气候干燥,鼻黏膜干燥结痂导致出血。
妈妈应该这样做:
1、如果出血量不多,让宝宝坐下,用拇指和食指紧紧压住两侧鼻翼,压向鼻中隔部,一般压迫5~10分钟即可止血。同时,注意耐心安慰宝宝不要哭闹,并张大嘴呼吸,头不要过分后仰,以免血液流入喉咙引起不适。
2、若出血量较多,可用脱脂棉或干净的纸充填孩子的鼻腔,但不要松松填压,因为达不到止血目的。同时,在鼻梁或颈部两侧大血管处放上冷水浸湿的毛巾做冷敷,也可以止血或减少鼻出血。
3、之后最好带孩子到医院查明出血原因,以防再次出血。父母平时应帮助孩子改掉抠鼻子的坏习惯。如果宝宝发烧、咳嗽,要给予正确的降温、止咳等处理。干燥季节,尽量让孩子多喝水,如果室内空气干燥,可以使用加湿器来保持房间的湿度,应经常开窗使房间通风,并注意不要让室温过高。
二、宝宝牙龈出血
秋冬季节容易上火,而且冷冰冰的天气,宝宝又减少了水果的进食量,所以宝宝牙龈出血,有可能是缺少维生素或者上火,也有可能是刷牙方式不当,或者是患上牙龈炎了!
妈妈应该这样做:
1、宝宝牙龈出血,妈妈可以给宝宝一些淡盐水漱口。
2、如果是因为牙龈发炎而经常出血,妈妈就应该带宝宝去看牙医,咨询医生的意见。
3、维生素C缺乏时,首先出现牙龈出血。维生素C不但可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而且与人体的皮肤、黏膜及牙龈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密切的关系。缺乏维生素C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容易渗透到血管外面,甚至有很多毛细管壁破裂而出血。所以,如果只是因为缺乏维生素,那家长就应让宝宝服用维生素C,比如多吃些水果、新鲜蔬菜或菜汁、水果汁等。
4、有时牙刷过大,刷毛粗硬,或刷牙时采用不正确的横刷方法也会引起牙龈出血现象发生。食物嵌塞牙缝内如鱼刺,碎骨、牙签刺伤牙龈也会造成出血。这些局部原因引起的牙齿出血,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影响,只要除去局部刺激因素,牙龈出血现象也就消失了。
三、宝宝脸部出血点
宝宝脸上长了好多小红点,可能是因为:
1、食物过敏。
2、被秋蚊虫子咬了。
3、起湿疹。
4、皮肤太干裂导致小毛细血管破裂。
妈妈应该这样做:
1、如果妈妈不确定宝宝出血点是怎么回事,就建议家长带宝宝给医生来个检查。
2、如果只是因为天气干燥问题,妈妈就要注意宝宝皮肤的保湿和保暖工作,在特别干燥和温度较高的室内,如果脸上觉得干就要及时补水,小孩洗脸则以温水为主。
3、到室外,可用围巾或口罩防止冷空气直接侵袭脸部,避免湿差温差过大,使扩张了的微血管遇冷急速收缩,形成红血丝。
4、有脸部冻伤史的人在冬天里应经常揉搓脸部,促进血液循环。
四、宝宝大便出血
干燥的天气使得宝宝们容易上火,每次拉臭臭的时候大便都是干干的硬硬的,有时候还拉出血了。妈妈先不要着急,不妨先看看血的颜色,找到原因。如果便血是鲜红的,多数为肠道的出血,如果是暗红色的,则多为消化道出血。如果血呈鲜红色,而且大便中能够看到粘膜状的物质,那可能是肠道部分的问题。比如说有炎症引起,有时候肠道粘膜脱落也会引起稍微出血。宝宝便血多来自直肠息肉,其特点是没有疼痛。血色鲜红,不与大便相混。平时要注意饮食,小于两岁的宝宝最好不要让其吃蜂蜜,不要吃香蕉。
妈妈应该这样做:
1、如果轻微的话,妈妈先不要着急给宝宝用药,每天要多喝温开水,可以在开水里添加奶伴侣,调整饮食结构,适当控制一下蛋白质的摄入量等,多吃水果、蔬菜等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
2、如果便血是由肛裂引起的,最重要的解决方法就是使孩子保持大便不干结。如果饮食量不足,医生可能会开一些温和泻药,还会开一些麻醉乳剂以缓解肛裂产生的疼痛。止痛很重要,否则可能会导致便秘。
3、如果有点便秘的话,可以建议用一点点开塞露。给宝宝多吃点水果泥,给宝宝加点粗粮也可以。
4、妈妈还可以给宝宝按摩,促进腹部胃肠血液循环,增加肠蠕动。具体做法是:让宝宝仰躺在床上,按摩者用右手掌根部紧贴腹肌,自右上腹—左上腹—右下腹方向边柔边推。按此方向反复进行,手法不宜太重,每次持续约十分钟,每日施术2-3次,直至便秘好转。再持续1-2周,以巩固疗效。
冬季宝宝易现各种小状况,如流鼻血、牙龈出血、脸部出血点、大便出血等。妈妈需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按压止血、淡盐水漱口等。同时要注意日常护理,保持室内湿度等,若情况严重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