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乃人体重要器官,其作用重大。若脾胃失调,会有诸多症状。99 健康网邀王医师解答,介绍其功能及失调表现,还给出饮食调理、心情调节和药膳、艾灸等调理方法,助你养护脾胃。
脾胃的功能
脾胃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
中医将脾胃称为“后天之本”,它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消化系统,在人体生理活动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脾胃的主要功能包括:
1、消化吸收食物:胃负责接收和初步消化食物,脾则负责吸收和运输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精微物质)。人体依靠这些精微物质来生成气血,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脾胃功能强盛,则生命力旺盛。
2、运化水液:除了运化食物中的精微物质,脾还负责运化人体的水液,与人体的液体代谢密切相关。
3、升降功能:脾具有升的功能,将食物中的精微物质输送至人体上部,使人感到精力充沛,四肢轻盈;胃具有降的功能,将食物向下传送。脾胃的升降协调,才能保证人体气机的畅通。
脾胃功能失调的症状
脾胃作为“后天之本”,一旦功能失调,就会导致气血不足,人体得不到充分的滋养,从而出现一系列症状:
1、全身症状:例如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食欲减弱、四肢无力、肌肉松软、头晕头痛、头发脱落、耳鸣、皮肤干燥等。
2、女性症状:例如月经量少等。
3、儿童症状:例如生长发育迟缓等。
4、水液代谢异常:由于脾主运化水液,脾功能失调会导致水液停滞,出现水肿、腹泻,甚至排出未消化的食物(尤其伴有四肢冰冷、畏寒怕冷时)。
5、升降异常:脾胃升降失常会导致腹胀、饱胀感、便秘等症状。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出现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
脾胃失调的调理方法
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调理脾胃首先要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避免晨起空腹吃生冷食物;饮用温开水,尽量少喝凉开水;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少吃硬质、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饭后适度散步(约15分钟);避免暴饮暴食和酗酒;晚上9点后尽量避免进食,以免加重脾胃负担。
保持良好的情绪
中医认为“思伤脾”,过度思虑和忧伤容易损伤脾胃之气,导致脾胃失调。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情对维护脾胃功能至关重要。
药膳调理
一些药膳可以有效调理脾胃。例如:莲子砂仁猪肚汤(莲子30克,砂仁20克研磨成细末,与250克猪肚片、生姜三片、少量黄酒同煮);山药白术粥(山药50克,白术50克,大米适量煮粥)。
艾灸疗法
艾灸足三里穴(位于膝关节外侧下三横指处)也是一种有效的脾胃保健方法,每日艾灸20-25分钟。
脾胃乃后天之本,功能重要。失调会现多种症状,可通过纠正生活习惯、保持心情良好、选用药膳及艾灸等方法调理,如莲子砂仁猪肚汤、山药白术粥等,艾灸足三里穴也有保健作用,日常应重视脾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