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是人类沟通与传递感情的重要方式,宝宝出生不久就会微笑。英国研究称男婴比女婴更爱笑,美国研究表明越早会笑的宝宝越聪明。1-2 月有诱发性微笑,3 月出现社会性微笑,逗宝宝笑对其心理健康发展有益。

婴幼儿的微笑:表达情绪的信号

新生儿的微笑:社会现象

英国伦敦伯克贝克学院的科学家进行了一项研究,调查了来自25个国家的1400对年轻父母,发现婴幼儿的微笑是他们心情的外在表现。研究负责人艾德曼教授认为,笑首先是一种社会现象,之后才变得个性化。它不仅仅是一种表情,也是对周围人发出的“信号”。
如果孩子感受到正面的情绪,他们的笑容就意味着他们平静宁和。而“哭泣”则是不满、恐惧、饥饿等负面情绪的体现。
据了解,90%的新生儿在出生后两个月内就开始微笑,20%的新生儿会对着父母大笑。在笑容方面,男孩表现得更“慷慨”,他们在出生一年内每天会笑大约50次,而女孩的微笑次数为37次。

早期微笑与智力发展

美国学者伊林沃夫认为,越早出现逗笑的婴儿越聪明。他跟踪观察发现,第三天会笑的婴儿在6岁时智商为180。

不同阶段的微笑:宝宝与人交往的表达

1-2个月:回应妈妈的微笑

当妈妈和1-2个月大的宝宝说话并且微笑时,宝宝也会回应微笑。妈妈的女高音比爸爸的男低音更能诱发孩子的微笑。第6周之后,宝宝的笑容更明显,由嘴部向整个脸部延展。这种微笑被称为“诱发性微笑”,是宝宝与人交往和表示自己快乐的一种方式。它体现了宝宝对身边人的喜爱和对爱的需求,也为建立起与重要人物之间感情的联系打下了基础。

3个月:出现社会性的微笑

3个月的婴儿会对周围可爱的玩具、熟悉人的笑脸和声音露出明确的微笑。只要宝宝高兴,他会毫不吝惜地将微笑献给每一个人。这就是我们期待已久的“社会性微笑”。
宝宝的笑往往是阳光明媚的,他们在高兴的时候会张大嘴笑,有时甚至会笑出声来。这种笑很有感染力,尤其是让妈妈陶醉不已。笑的同时,宝宝的眼睛会注视着正在看的事物,让大家看了也开心得不得了,仿佛世界上不再有烦恼了。

宝宝的微笑有着诸多意义,从出生第 10 - 20 天就会开始,男婴比女婴更爱笑。研究表明,越早会笑的宝宝越聪明,且不同阶段的微笑也各有特点,逗宝宝笑对其心理健康发展有益,让世界充满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