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心脏病分妊娠前及妊娠后诱发两类。那它有哪些表现呢?孕妇会出现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缺氧发绀、栓塞等四大表现。如何应对?加强孕期监护,按时产检,分娩方式需根据心功能状态和产科情况来定。
妊娠期心脏病的表现
1. 心力衰竭
妊娠期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可能因妊娠而进一步受损,导致心功能代偿不全,表现为心力衰竭。
1. 肺充血:多见于二尖瓣病变,患者气急,劳累后更甚,两肺基底部有细湿啰音。X线检查示间质水肿。
2. 急性肺水肿:多见于重度二尖瓣狭窄,患者突然气急,不能平卧,咳嗽,咯泡沫样痰或血,两肺散在哮鸣音或湿啰音。
3. 右心衰竭:常见于年龄较大、心脏扩大较显著、有心房颤动者,平时即有劳动力减退,或曾有心衰史。先心病孕妇中,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伴有肺动脉高压者,常导致右心衰竭。主动脉瓣狭窄则可因左心室压力负荷过重而表现左心衰竭。
2. 感染性心内膜炎
无论风心病或先心病,均可因菌血症而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如不及时控制,可促发心力衰竭而致死。
3. 缺氧及发绀
发绀型先心病病人,平时就有缺氧及发绀,妊娠期外周阻力低,发绀加重。非发绀型、左至右分流的先心病孕妇,若因失血等原因而血压下降,可致暂时性逆向分流,即右至左分流,从而引起发绀及缺氧。
4. 栓塞
妊娠期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加上心脏病伴有的静脉压增高及静脉血液淤滞,易于并发栓塞症。血栓可能来自盆腔,引起肺栓塞,使肺循环压力增高,从而激发肺水肿,或使左至右分流逆转为右至左分流。若为左右心腔交通的先心病,则血栓可能通过缺损而造成周围动脉栓塞。
妊娠期心脏病的应对措施
1. 孕妇必须加强孕期监护,减轻心脏负担,以确保胎儿和母体的健康。孕妇要限制体力活动,多休息,还要保持精神舒畅,平时要多吃高蛋白,多维生素,少脂肪的食物。
2. 要按时产检,另外最好在孕产期前半个月就入院待产,既可以充分休息,又可以便于医生观察。
妊娠期心脏病的分娩方式选择
心功能较好的孕妇,除非有产科并发症,原则上是可以自然分娩的,但在分娩过程中必须由专人负责密切监护。如果肝功能属于三四级的,选择剖宫产可以在短时间内结束分娩,但要注意术前、术后和术中的心脏监护,还要注意术后抗感染等系列事情。
妊娠期心脏病有多种表现及应对之法,孕妇需加强孕期监护、按时产检并合理选择分娩方式。心功能好可顺产,不好则多剖宫产,各有注意事项。保障母婴健康,需严格遵循医生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