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好处多,但少数妈妈乳汁成分变化会致宝宝异常。如母乳性黄疸、腹泻等,虽有异常表现,但多无需停喂母乳。同时,妈妈饮食不当也会影响宝宝,如酒精中毒致皮肤潮红等,乳母需注意饮食安全。
母乳喂养的常见问题
母乳性腹泻
母乳性腹泻多见于出生6个月以内婴儿。大便每天2-3次到8-9次。虽然有腹泻,但孩子生长发育不受影响。发生腹泻的原因多与母乳中含有较多的前列腺素E2有关。此种腹泻往往随婴儿渐渐长大和添加辅食渐渐消失,不必停止喂奶。
母乳性黄疸
有的新生儿吃母乳后出现皮肤、眼巩膜发黄,但新生儿无发热,食欲好,生长发育正常,若停喂母乳,黄疸在6-9天消失。这是由于母乳中含有一种名叫3α-20β孕二醇的激素引起的。母乳中的这种激素,在新生儿出生3-10周后会逐渐消失,因此不必停止母乳喂养,或临时用牛奶喂养一段时间。
母乳性酒精中毒
当哺乳母亲喝了较多含酒精饮料后,酒精吸收后通过乳汁排出,新生儿吃了含酒精的母乳引起中毒。表现为皮肤潮红,烦躁不安,心率、脉搏加快,嗜睡等。应立即停喂母乳,给多量水分,加速酒精排出。
母乳性青紫
此为乳母吃了大量不新鲜或煮后隔了几天的蔬菜,或吃了未腌透的泡菜,这样的食物中含有高浓度的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进入乳汁中可使婴儿肢端皮肤、口唇青紫,头晕、心慌、恶心呕吐,一旦发现,应送医院治疗。
母乳喂养注意事项
虽然母乳是宝宝最好的天然食物,但妈妈也要注意一些问题,避免一些不良因素影响母乳喂养,确保宝宝健康成长。
注意饮食
1. 母乳喂养期间,妈妈要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充足的营养,才能保证乳汁的质量。
2. 避免食用含有高浓度亚硝酸盐的食物,如不新鲜的蔬菜、隔夜的剩菜,未腌透的泡菜等。
3. 避免食用过量的酒精饮料,即使少量饮酒也可能会通过乳汁影响宝宝。
观察宝宝
1. 注意观察宝宝的排便情况,如果出现异常,如频繁腹泻、便血等,应及时就医。
2. 如果宝宝出现皮肤、眼巩膜发黄,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病。
3. 如果宝宝出现皮肤潮红、烦躁不安、心率加快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母乳喂养,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遇到任何关于母乳喂养的问题,应及时咨询专业医师或母乳喂养顾问,寻求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母乳虽好,但少数妈妈乳汁成分变化会引发宝宝异常表现或疾病。如母乳性黄疸、腹泻等,多无需特殊处理,个别情况如酒精中毒、青紫需及时应对。妈妈们应科学哺乳,保障宝宝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