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鸡眼”即内斜视,多发于 2 岁宝宝。宝宝对眼不必过度担忧,可通过变换睡眠体位等方法改善。还可通过手电筒判断真假对眼,假性无需治疗,真性要及时治。日常预防要注意玩具放置等细节,有问题及时就医。

宝宝“对眼”该怎么办?

什么是“对眼”?

“斗鸡眼”医学上称为“内斜视”,也叫对眼,是一种高发于2岁宝宝的良性假性内斜视。新生儿的鼻梁相对较低,导致两眼内距变大,从而引起两眼内侧的白眼球被遮住,形成假性的“对眼”。一般情况下,这种假性对眼等宝宝长大之后,就会慢慢消失,恢复正常,因此不需要太过担心。

宝宝出现对眼该怎么办?

日常护理过程中一定要特别注意以下几大细节问题:
1、经常变换宝宝的睡眠体位,避免宝宝长时间侧向一边睡眠。也就是经常改变宝宝的光线投射方向。具体的可以这样做,一天睡一边,然后可以在宝宝睡觉的床上挂些宝宝喜欢的配饰之类的吸引宝宝,如此一来就可很好的避免宝宝眼球长时间侧向一边。
2、多角度挂玩具:一般建议不要把玩具,特别是彩色的玩具挂离宝宝太近的地方,同时一定要注意多个角度的挂。如果发现宝宝对某一种玩具表现出特别的兴趣的话,就要特别注意调换这一个玩具的位置。玩具离床的距离最好不要小于1米。

真假对眼该如何判断?

通常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的话,"假性对眼"的问题即可很好的解决。但是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矫正,还没有恢复的话,则要注意判断真假对眼。判断的方法:一只手拿着手电筒,一只手捏起宝宝鼻梁处的皮肤,然后判断灯光的位置,如果灯光落在双眼瞳的孔中的话,那么则可判断为假性"对眼",假性对眼是不需要治疗的,如果灯光落在眼球角膜外侧的话,则说明宝宝是真性"对眼"。

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假性"对眼"则不需要特殊治疗,而如果是真性"对眼"的话,一定要及时治疗。可以说越早治疗的效果就会越好。治疗真性"对眼"则主要以建立重合、融合、立体三级视功能为主。一般情况下,建议宜早治疗,如果治疗时间过晚的话,就会影响到宝宝的视力。

日常要如何预防“对眼”呢?

1、一定不要把玩具直接拴在宝宝的床边,尤其是不要放得过近的一点。因为如果你把玩具放得很近的话,那么宝宝必须调节眼睛才能看得见,长此以往必然会引起斜视甚至对眼等情况。
2、要经常更换婴儿床的位置,如果是与大人同睡的话,则要特别注意避免宝宝长时间睡在某一侧。
3、还要注意经常带孩子到处看看,多看些绿色的东西。比如如果发现孩子喜欢长时间的盯着一个地方的话,那么就要针对性的转移宝宝的注意力。或是多给孩子准备一些新奇的玩具,这样可以让宝宝的眼珠不停的转动,从而缓解斗鸡眼的问题等等。

当然了,如果发现家中的宝宝有"斗鸡眼"的现象的话,为了保险起见,建议带宝宝到医院检查以排除真性"对眼",如果是真性"对眼"的话,一定要及时治疗。如果是假性治疗的话,则不需要特别的治疗。

宝宝“斗鸡眼”需注意多方面,常换睡眠体位、多角度挂玩具等可避免。判断真假对眼有方法,假性多可自愈,真性要及时治。日常预防要注意玩具放置、更换婴儿床位置等。若有“斗鸡眼”现象,最好带宝宝就医排查。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