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着走不仅是锻炼方式,好处众多。可防治脑萎缩等疾病,消除疲劳、缓解腰背酸痛,预防驼背,调节心情,促进血液循环等。还有多种正确姿势和注意事项,虽适合部分人,但并非人人适宜,需谨慎对待。
倒着走的益处
防治疾病
倒着走能够有效防治脑萎缩和腰腿痛。 1、倒走时全身放松,身体保持直立,胸部挺起,膝关节不弯曲,两臂自然前后摆动,这种姿势能让人感觉轻松舒适。
2、倒走可以刺激平时不常活动的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平衡人体机能,对预防和治疗脑萎缩,尤其是腰腿痛,都有显著疗效。
3、对于中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倒走后能感到腰部舒适轻松,长期坚持对腰痛有明显治疗作用。
4、倒走还能有效防治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突出,因为倒走时身体略向后仰,骨盆后倾,每一步都是由腰背肌、臀大肌先收缩发力,锻炼了身体背侧的肌肉群。
缓解疲劳和疼痛
倒走需要腰身挺直或略微后仰,脊椎和腰背肌承受的重力和运动力比平时更大,这会锻炼平时活动较少的脊椎和背肌,有利于气血调畅。
1、对于长时间伏案工作或学习的人来说,倒走可以有效消除疲劳和腰背酸痛。
2、倒走频率较慢,体力消耗不大,适合不宜进行剧烈运动的人群,例如体弱者、冠心病和高血压患者。
促进身体机能
倒走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新陈代谢。1、倒走需要保持身体平衡,这能锻炼小脑,增强身体灵活性及协调功能。
2、倒走能使腰部肌肉保持节律性的收紧和松弛,改善腰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新陈代谢,从而预防和治疗功能性腰痛。
3、倒走消耗的能量比散步和慢跑多得多,对腰臀、腿部肌肉有明显的锻炼效果。
4、青少年通过倒走可以促进躯干发育,减少鸡胸驼背的发生,因为倒走时肌肉向后用力。
改善情绪和恢复体力
倒走可以调节心情并促进身体疲劳的自然恢复。
1、在其他运动结束后进行倒走,可以帮助调节情绪。
2、倒走速度可自行调节,运动强度相对较低。
倒着走的正确姿势和注意事项
正确的倒走姿势
倒走姿势主要有三种:1、动肩摆臂甩手式:全身得到锻炼,适合熟练者;
2、双手叉腰式:容易掌握重心,保持平衡,适合老年人和初学者;
3、曲肘握拳式:减少阻力,加快速度,适合倒走速度较快的人。
倒走的注意事项
1、不能往后看:扭头看路会造成身体重心偏移,容易摔倒。
2、宜慢不宜快:初学者、老年人以及腰部有伤病的人,速度过快容易摔倒。
3、要注意控制身体重心:倒走时身体重心后移,平衡性较差,老年人和腰部有伤病者尤其要注意。
4、时间不宜过长:时间过长,空间知觉感受下降会加重。
5、练习者倒走时随其自然就好,不必尝试各种花样倒走法,以免增加受伤风险。
不适合倒走的人群
平衡性差、患有骨质疏松的老人尽量少倒走,以免发生危险。
倒着走好处众多,能防治多种疾病,还可调节心情等。倒走姿势多样,注意事项也不少,如不能往后看等。并非所有人都适合,体力不佳、平衡性差等人群应谨慎。坚持倒走,有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