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水果丰收季,很多人以为新鲜水果皆有益健康,实则不然,吃水果不当或过多会引发“水果病”。如荔枝易致“荔枝病”,酸性水果易致“酸果病”等。了解水果属性和自身体质,合理进食,喝淡盐水、喝凉茶等能助你远离“水果病”困扰。
“水果病”的预防
荔枝病
炎热的夏季是生产水果的黄金时节,许多人认为,只要是新鲜的水果都对人体健康有利,其实不然,吃水果不当或过多便会引发所谓的“水果病”。
专家分析,“水果病”主要是因为市民不了解水果的属性而盲目进食,且一次性大量进食造成的。尤其是现在正是荔枝的上市季节,荔枝本身糖份很高,小儿不适合多吃,不仅容易肥胖,还容易便秘。
专家提醒,要避免“水果病”,首先要了解水果的属性和自己的体质。从中医角度来说,人的体质有寒热之分,水果按其食物属性也分为热性、寒性和中性水果。体质偏热的人应多吃凉性的水果,体质偏寒的人要多吃温性的水果,体质不寒不热的人,不管吃哪类水果,只要不过量,一般都不会有大碍。
而水果按其食物属性也有热性、寒性和中性。比如:
1、榴莲、荔枝、菠萝、龙眼、水蜜桃、芒果等属热性;
2、山竹、奇异果、西瓜、香瓜等属寒性;
3、苹果、生梨、葡萄、香蕉等属中性。
专家提醒,避免“荔枝病”可在吃荔枝时喝些淡盐水,或者预防性地喝些凉茶、绿豆汤、金银花水或冬瓜汤等。一些传统饮食保健良方能助你远离“水果病”的困扰。
酸果病
在夏天有针对性地食用水果,可达到滋养作用,但如果不了解自己的体质和水果的属性,进食不当,反而会得“水果病”。
像杨梅、李子等酸性水果,其中所含的酸性物质不易被氧化分解,容易导致体内偏酸,一般不宜多吃。对于有溃疡病的患者,不宜多吃酸性水果;对于有便秘的人,应少吃酸性水果,以免加重便秘。
专家还提醒,香蕉、西红柿、柿子、橘子、山楂等,都不宜空腹吃。同时,糖尿病患者和易胀气的人,吃西瓜要控制量。
夏天吃水果需谨慎,了解属性和体质很重要。荔枝易致“荔枝病”,可喝淡盐水等预防。酸性水果如杨梅等不宜多吃,有溃疡等病患者更应注意。香蕉等空腹不宜吃,糖尿病等患者吃西瓜要控量,传统饮食良方助远离“水果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