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来临,老人进补正当时。但需避开误区,用错补药病情加重,不分虚实进补有害,阴虚阳虚用错药更糟,补药过量易生祸,油腻食物伤脾胃,盲目进补有风险,听信广告乱进补,贵的补品未必好。老人进补应遵医嘱,莫跟风。

老年人进补的误区

1. 用错了补药

老年人进补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补药。例如,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老人,通常会出现肺阴虚弱的现象,进补时应选择西洋参和沙参等养阴清热的药物,而红参则会加重病情。因此,在进补前,一定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咨询专业医师。

2. 不分实证虚证就进补

实证和虚证是中医诊断的重要依据,进补前应先辨别自己的证型。实证指的是体内有实邪,例如痰湿、瘀血等,而虚证指的是体内气血不足,例如气虚、血虚等。如果误把虚证当作实证进补,会导致虚不受补,而误把实证当作虚证进补,则会加重病情。

3. 阴虚阳虚要分清

阴虚和阳虚是人体阴阳失衡的表现。阴虚指的是体内阴液不足,而阳虚指的是体内阳气不足。阴虚的人如果进补黄芪、鹿胎膏、人参等补阳药物,会导致阴津更加消耗。而阳虚的人如果进补阿胶、当归、枸杞子等滋阴药物,则会损伤脾肾阳气

4. 病情轻补药却吃太多

进补要循序渐进,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补药突然间大量使用,容易出现不良反应。例如,鹿茸是名贵的补阳药,过量服用会导致鼻出血、眼红、头晕、上火等症状。

5. 过多油腻食物

老年人的消化能力较弱,脾虚容易加重。如果吃太多阿胶、当归、桂圆、鹿角胶、熟地黄等滋腻的补品,会导致脾胃消化能力减弱,饭量减少,甚至出现腹胀等症状。这里所说的油腻食物并不仅指肥肉,也包括一些滋腻的补品。

6. 盲目进补

有些老年人习惯性地吃补药,认为这样可以强身健体。即使感冒没有胃口,也会认为是身体虚弱而自行服用补药。例如,有些人感冒后自行服用高丽参,结果导致目瞪口呆、面红、眼睛无神、气息奄奄的症状,幸好救治及时才转危为安。

7. 听信广告乱进补

各种保健品、补品广告经常夸大功效,老年人往往出于求补的心态,没有需求也要去进补。乱进补不仅对身体无益,还会造成经济损失。

8. 补品并不是越贵越有效果

许多人认为补品越贵越好,例如藏红花、冬虫夏草等。但实际上,如果没有针对性的进补,再贵的补品也没有用,不会出现特殊的效果。老年人进补不要盲目跟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老人进补需避开诸多误区,用错补药、不分证型、阴阳不清等都不可取,还应注意补药用量、避免油腻及盲目进补、听信广告等。进补别跟风,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对身体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