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纪,老年人常遇失眠。为何会失眠?怎么办?吃啥能缓解?其实老人失眠并非“理所应当”,“老”本身及皮肤瘙痒、夜间尿频等因素会导致。年龄、健康、环境等因素也会影响,偶尔失眠不必慌,了解原因更好应对。

老年人失眠的原因

年龄因素

老年人由于主控睡眠的松果体素分泌减少,对睡眠的调节能力减弱,入睡时间延长,深睡时间减少,失眠发生率高。

健康因素

年龄越大,基础疾病发生率越高,有些疾病可以影响睡眠,或可导致失眠,例如:
1、咳嗽
2、心悸
3、呼吸困难
4、高血压
5、糖尿病
6、骨关节病
7、精神系统疾病等。

环境因素

居住环境清净的人不容易失眠,环境吵杂失眠的比率增加。
另外气候变化、睡眠场所的变更、室内光度、温度和湿度的不适等均可导致失眠。

老年人失眠怎么办

当既往睡眠良好的老年人发生睡眠障碍时需要排除疾病和心理两方面的原因。
“老”本身就会造成失眠老年人所需的睡眠时间比正常年轻人需求要少。按照老年人的生理规律,平均睡眠时间短,约6至6.5小时是正常的。即使是健康老人,其睡眠节律也是趋向早睡早起。所以偶尔一次出现失眠,不必慌张。
有一部分是由于上了年纪之后本身的变化造成。老年人常常会有皮肤瘙痒或夜间尿频的情况。老年人皮肤皮脂层逐渐变薄,从而使皮肤干燥,感觉神经末梢表浅,受外界轻微刺激即可引起瘙痒,是老年人入睡的一大障碍。
另一方面,老年人膀胱缩小,极易饱满,同时收缩无力使尿液不易完全排净,加之老年人多患前列腺肥大,从而导致夜间尿频,而失去睡意。

吃什么能够缓解失眠

针对老年人失眠,可以通过饮食来缓解:
1、富含钙质的食物,例如牛奶、豆制品、虾皮等,有助于神经传导物质的合成,改善睡眠质量。
2、富含色氨酸的食物,例如香蕉、红枣、牛奶等,有助于合成褪黑素,促进睡眠。
3、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例如瘦肉、鸡蛋、鱼类等,有助于调节神经系统,缓解焦虑和压力,改善睡眠质量。

上了年纪后,老人失眠常见。排除疾病和心理原因,“老”本身及皮肤瘙痒、夜间尿频等会致失眠。年龄、健康、环境因素也影响,如松果体素分泌减少等。偶尔失眠不必慌,可改善环境等助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