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危害大,易引发脾胃病、颈腰椎病、皮肤病、关节病等。同时,有 5 种中成药具祛湿功效,如附子理中丸、参苓白术丸等,可对症治疗相关病症,让我们一起了解吧。

湿气重引发的疾病

脾胃疾病

湿气过重,特别是寒湿入侵,容易引发各种脾胃疾病。脾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湿邪阻碍脾胃的运化功能,会导致一系列不适症状
1、恶心、呕吐
2、厌食
3、胃脘胀满
4、有积水感
5、腹泻
6、胸闷
7、咽部阻塞感

颈腰椎疾病

潮湿阴冷的环境容易导致寒邪入侵体内,加重颈椎和腰椎的负担,诱发或加剧颈腰椎疾病。尤其是在连绵阴雨天,患病人数会明显增多。
1、颈椎疼痛
2、腰部酸痛
3、活动受限
4、肢体麻木

皮肤疾病

湿气重是多种皮肤疾病高发的诱因。湿邪困阻肌肤,导致皮肤代谢紊乱,容易引发各种皮肤问题
1、脚气
2、湿疹
3、下肢溃疡
4、皮肤瘙痒

关节疾病

中医认为,骨关节炎属于“痹症”范畴,湿邪是导致骨关节炎的重要因素之一。阴雨天、寒冷潮湿的环境会加重关节疼痛和肿胀。
1、关节疼痛
2、关节肿胀
3、晨僵
4、关节功能障碍

常用中成药

附子理中丸

成分: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病症。

参苓白术丸

成分: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大枣
功能主治: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归脾丸

成分:党参、白术(炒)、炙黄芪、炙甘草、茯苓、远志(制)、酸枣仁(炒)、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去核)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

健脾丸

成分:党参、白术(炒)、陈皮、枳实(炒)、山楂(炒)、麦芽(炒)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

木香顺气丸

成分:木香、枳壳(制)、陈皮、香附(醋制)、槟榔、苍术(炒)、砂仁、厚朴(制)、甘草、青皮(炒)
功能主治:行气化湿,健脾和胃。主治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嗳气纳呆。

湿气重虽会引发多种疾病,但通过合适的中成药可有效祛湿。附子理中丸温中健脾,参苓白术丸补脾胃益肺气,归脾丸益气健脾养血安神,健脾丸健脾开胃,木香顺气丸行气化湿健脾和胃,可根据自身症状选择。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