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膳食以谷物为主,谷类中植酸阻钙吸收,致缺钙常见。补钙除保健品,更需日常饮食。但很多人有误区,以为吃牛肉利于骨骼,实则不然,牛肉含钙低且含“成酸性元素”,会增加钙流失,中老年人应控制肉类摄入。

中国人缺钙:补钙误区

误区一:以为吃牛肉有利于骨骼


很多人认为欧美人骨骼强壮是因为爱吃牛肉,其实这是个误区。很多吃牛肉甚多的人,正是钙缺乏相当严重的人。这是因为牛肉本身含钙量极低——所有的肉都是这样。同时,肉里面含有大量的“成酸性元素”,主要是磷、硫和氯,它们让血液趋向酸性,身体不得不用食物和骨骼中的钙离子来中和成酸性元素,因而增加体内钙元素的流失,减少钙的吸收。所以,缺钙的中老年人应当适当控制肉类的摄入量,不论是红肉还是白肉。


误区二:以为喝骨头汤补钙


很多人喜欢喝骨头汤,认为骨头汤可以补钙。其实,骨头汤中含钙量并不高,大部分是脂肪和胶原蛋白,而且这些物质难以被人体吸收。如果要从骨头汤中获取钙,需要长时间熬制才能将骨头中的钙溶解到汤中,而且汤里的钙更容易被油脂包裹,更不容易被人体吸收。所以,想要通过喝骨头汤补钙,效果并不理想。


误区三:以为补钙产品越多越好


市面上有很多补钙产品,很多人认为补钙产品越多越好,其实过量补充钙元素反而会导致一些健康问题,例如:肾结石、消化不良等。另外,钙元素的吸收需要维生素D的参与,如果缺乏维生素D,即使补充大量的钙元素,也难以被人体吸收。所以,补钙产品要适量补充,并注意补充维生素D


正确补钙方法


1、多喝牛奶和酸奶:牛奶和酸奶中含有丰富的钙元素,而且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2、多吃富含钙的食物:例如:虾皮、豆腐、海带、芝麻等,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钙元素,而且味道鲜美,容易被人接受。
3、晒太阳:晒太阳可以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有助于钙元素的吸收。每天早上或下午阳光充足的时候,可以晒晒太阳,每次15-20分钟即可。
4、适当运动:运动可以促进骨骼生长,提高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
5、定期进行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钙元素水平,以便及时补充。

中国人常因谷物中植酸阻碍钙吸收而缺钙,补钙除保健品外更靠日常饮食。很多人以为吃牛肉利于骨骼,实则不然,肉含钙低且含“成酸性元素”,易致钙流失,中老年人应适当控制肉类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