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为宝宝中午不午睡犯愁,殊不知其影响身体发育。文中介绍 4 种让宝宝午间入睡方法及不午睡的危害,如影响记忆力、消化等。各年龄段午睡次数和时长也有提及,养成按时午睡习惯对孩子生长发育重要,可延续至幼儿园时期。
让宝宝乖乖午睡的四个方法
陪伴宝宝入睡
很多宝宝习惯了父母的陪伴入睡,一旦父母不在身边,就会缺乏安全感,难以入睡。父母应该长期坚持陪伴宝宝入睡,逐渐建立宝宝的睡眠安全感,避免突然改变习惯导致宝宝难以适应。
父母陪伴入睡的过程,也可以培养亲子感情,同时引导宝宝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宝宝的睡眠环境对睡眠质量至关重要。嘈杂的环境、恶劣的天气(例如打雷闪电)都会影响宝宝的情绪,使其难以入睡。
1、父母应该尽量为宝宝创造一个安静、黑暗、舒适的睡眠环境。
2、如果宝宝因为外界环境而感到害怕或不安,父母应给予安抚,例如轻轻拍打宝宝后背,轻声细语地安慰,帮助宝宝放松情绪。
3、可以使用一些有助睡眠的小工具,例如安抚玩具、轻柔的音乐等。
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
不规律的作息习惯是导致宝宝不爱午睡的重要原因。如果宝宝夜间睡眠时间过长,白天自然就不会感到困倦。
1、父母应该帮助宝宝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表,确保宝宝早睡早起。
2、即使周末也要尽量保持相对固定的作息时间,避免打乱宝宝的生物钟。
3、在午睡前进行一些轻松的活动,例如阅读故事书、听音乐等,帮助宝宝放松身心,为午睡做好准备。
确保宝宝衣物舒适
宝宝的衣物不舒适也可能影响睡眠。衣服里藏有硬物,例如发夹、纽扣等,都会让宝宝感到不舒服甚至疼痛,从而影响睡眠。
1、睡前父母应该仔细检查宝宝的衣物,确保衣物柔软舒适,没有硬物。
2、教导宝宝不要将玩具或其他物品放入衣物口袋。
3、选择透气性好、柔软舒适的睡衣,让宝宝感觉更放松。
宝宝不午睡的危害
影响记忆力
充足的睡眠对于宝宝的记忆力至关重要。午睡可以帮助宝宝缓解白天玩耍后的疲劳,提高记忆力。
1、缺乏午睡会使宝宝在疲劳状态下学习或玩耍,影响记忆力。
2、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容易导致做噩梦或大脑疲劳,反而影响记忆力。
减弱消化能力
午睡有助于宝宝消化吸收。充足的睡眠可以帮助宝宝肠胃得到休息,促进消化功能,缓解积食。
1、积食是宝宝常见的问题,而午睡可以有效缓解积食症状。
2、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提高食欲,增强宝宝的营养吸收。
不利于缓解负面情绪
睡眠可以帮助宝宝调节情绪。如果宝宝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午睡可以帮助其平复心情,避免负面情绪积累。
1、白天经历的负面情绪,例如父母吵架、看到不开心的事情等,都会影响宝宝的情绪。
2、午睡可以帮助宝宝放松身心,舒缓压力,调节情绪。
不利于提高免疫力
充足的睡眠能增强宝宝的免疫力,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1、睡眠期间,身体会修复和再生,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
2、规律的午睡可以帮助宝宝提高免疫力,减少生病的几率。
不同年龄段宝宝的午睡建议
宝宝的睡眠需求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4个月左右的宝宝睡眠会变得规律,1-3岁的宝宝通常需要1-3小时的午睡,3-5岁逐渐减少到0.5-2小时。
5岁以后,部分宝宝可能不再需要午睡。如果宝宝不午睡,应确保其晚上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每个宝宝的睡眠需求不同,父母不必过于焦虑,但坚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非常重要,这对于宝宝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让宝宝养成良好午睡习惯至关重要,不午睡会影响记忆力、消化能力、情绪缓解及免疫力。各年龄段宝宝午睡时长不同,4 个月左右 2 - 3 次,每次 0.5 - 2 小时等。虽每个孩子需求不同,但养成按时午睡习惯对其生长发育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