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喝水与胖瘦之辩
水,作为生命之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常情况下,水并不含大量脂肪和热量成分,这意味着多喝水一般不会引起肥胖。
然而,当我们把目光转向果汁和饮料时,情况就有所不同了。果汁中往往含有大量的糖分,以一个 200 克重的苹果为例,最多只能榨半杯果汁,而一杯果汁可以多达 20 - 40 克的糖,40 克糖相当于半碗米饭。如果在三餐之外多喝几杯果汁,那肯定会增加热量的摄入,从而增加体重的可能性就会升高。而且,果汁在经过榨汁加工之后,其中的维生素和纤维素等成分往往被破坏,营养价值会略有下降。市面上有些果汁还添加了大量的糖分和保质期延长剂等添加物,非常不利于身体健康。
饮料也同样如此。饮料分为很多种类,如碳酸饮料、酸乳饮料、果汁饮料等。以酸乳饮料来看,每 100g 中含有 229KJ 能量、12.1g 碳水化合物等。虽然适量喝可以补充能量等营养以供日常所需,但长期过量喝饮料,由于其中碳水化合物以及含糖量较高,摄入太多热量没有被消耗掉,则可能会导致变胖。此外,喝完饮料不注意口腔卫生,长期下去还可能引起龋齿。
综上所述,多喝水不会胖,但果汁、饮料喝多了会因为摄入过多的热量而导致长胖。为了保持健康的体重,我们应多喝白开水,少喝果汁和饮料。
二、适量喝水益处多
(一)加快新陈代谢
喝水对于人体的新陈代谢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对于正常的成年人,一天的饮水量通常是 2500 - 3000ml。补充足够人体每日所需的水分可以帮助加速肾脏代谢,更有利于排除体内代谢废物。同时,喝水的时候水会刺激胃肠道蠕动,加快消化胃肠道蠕动,使新的营养物质更易被人体吸收,从而预防便秘发生。多项研究还显示,喝水的确能加快体内新陈代谢速度,当人体摄入足够多的水分甚至能起到减肥的作用。如果胃肠功能较好者,可以选择喝冰水,因为冰水更能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但是如果胃肠功能不好者,可以选择喝热水,热水可以提高体内温度,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加快体内新陈代谢。
(二)维持身体平衡
人每天喝适量的水有助于帮助机体代谢的产物随尿排出,有利于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人体排泄的主要方式是排尿,尿的成分包括水分、无机盐、尿素、尿酸等,这些物质在人体内积聚多了对人体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必须及时通过尿液排出体外。每天适量饮水,有助于尿液的生成和排出,有利于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正常人每天都应该注意适量喝水,健康成年人每天喝水 1500ml 左右,但不宜过量,以免对肾脏造成负担,甚至出现水中毒等情况。适量喝水还可以促进消化,促进食物的消化,能够使代谢产物加速排出体外,排出体内尿素氮和肌肌酐等有害毒素。喝水还可以改善人体组织液和血液循环,能够保持血液酸碱度的平衡和血液粘稠度的平衡。
三、每日饮水量需适宜
不同人群由于身体状况、活动水平等因素的差异,每日的饮水量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成年人每日的饮水量在 1500 - 2000ml 左右较为适宜。这个范围是基于正常的身体代谢需求和活动水平得出的。
对于健康的成年人,每天摄入足够的水分可以维持机体的基本新陈代谢。正如搜索素材中提到的,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指出,在温和气候条件下,低身体活动水平的女性每天喝水至少 1500ml,男性每天至少 1700ml。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适用这个标准。例如,一些特殊人群需要对饮水量进行调整。如果有感染等因素导致发热,身体会通过出汗等方式散热,此时需要摄入的水量相应增加。而对于有心功能不全或者肾脏疾病等出现水肿的患者,则需要注意限制摄水量,一般建议一天饮水不超过 1000 毫升甚至更少,具体饮水量需要咨询主治医师。
此外,老年人的基础代谢率相对较弱,每天需要喝的水比正常成年人少 500 - 800ml。孕妇与乳母由于身体的特殊需求,每日适宜的饮水量分别为 1.7 升以及 2.1 升。少年儿童根据不同年龄段,每日饮水量也有所不同,四到六岁约为 0.8 升;七到十岁为 1 升;十一到十三岁,女性 1.1 升,男性 1.3 升;十四到十七岁,女性 1.2 升,男性 1.4 升。
为什么要少量多次饮水呢?这是因为水在胃中只会停留 2 到 3 分钟,然后很快就会进入小肠,再被吸收入血液中。如果一次性大量饮水,不仅会增加肠胃的负担,还会导致胃液稀释,对食物的消化造成影响。少量多次喝水可以保持身体水分平衡,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心脏健康。水分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持着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通过少量多次喝水,可以有效地维持人体水分的平衡,防止脱水。同时,水是人体新陈代谢的媒介,少量多次的补充水分,可以促进消化系统的运作,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同时也能帮助排出体内的废物。水分还可以保持血液的流动性,少量多次喝水有助于降低心脏负荷,有益于心脏健康。
四、过量喝水危害大
(一)引发水中毒
一般情况下,正常人适当多喝些水是不会发生水中毒的,但如果短时间内喝了过多不含电解质的液体,或者存在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就有可能引发水中毒。水中毒也叫低钠血症,当水分摄入过多而肾脏无法及时排出时,会破坏细胞正常生理功能,出现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出现颅内压升高、脑水肿等情况,有一定的生命危险。例如,一次性的饮水量超过 5 升,会导致细胞外液量明显增加、血清钠浓度降低、血浆渗透压下降,进而导致过多的液体进入到细胞内,引发水中毒。患病期间可能会出现头痛、嗜睡、精神错乱、共济失调等临床症状。
(二)加重身体负担
过量喝水会加重肾脏和心脏负担,对有基础疾病的人危害更大。水主要需经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外,饮水过多会增加肾小球及肾小管功能负担。对于肾功能正常的人来说,肾脏的排水功能正常,喝多的水会通过肾脏排出,但如果患者有肾功能衰竭,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当喝水过多时,水分不能全部从肾脏排出,就会积存在身体内,加重肾脏负担。同时,过量饮水会使血循环量增大,加重心脏泵血负担。对于心脏有器质性病变的患者来说,过量饮水会稀释体内血液,回心血量增加,加重心脏的负担,可能会出现心悸的情况,严重者会导致心衰加剧。比如心力衰竭患者,短时间内喝进过多的水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导致心力衰竭急性发作。庞大的胃会直接压迫心脏影响心脏运动,心率衰竭患者的饮水原则是量出为入,多次少量。
五、科学饮水保健康
学饮水对于保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首先,我们要根据自身情况适量饮水。不同的人群由于年龄、性别、活动水平、身体状况等因素的不同,每日的适宜饮水量也有所差异。如成年人一般每日饮水量在 1500 - 2000ml 左右,孕妇与乳母每日适宜的饮水量分别为 1.7 升以及 2.1 升,少年儿童则根据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饮水量要求。
同时,我们要少喝饮料。饮料中往往含有较高的糖分和其他添加剂,长期过量饮用会增加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风险。以碳酸饮料为例,其含有大量的糖分和磷酸等成分,过量饮用不仅会导致热量摄入过多,还可能影响钙的吸收,对骨骼健康不利。酸乳饮料每 100g 中含有 229KJ 能量、12.1g 碳水化合物等,长期过量喝也可能因摄入太多热量没有被消耗掉而导致变胖。
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也是关键。可以合理安排饮水时间,如在起床后、进餐前半小时、餐后一小时等时段适量饮水。避免空腹大量饮水,若长时间未进食,可先喝小口水,待身体适应后再适量饮水。每天有意识地足量喝水,采取少量多次的饮水方式,每次 200 毫升左右,这样既可以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给肠胃带来的负担,又能保证身体持续得到水分补充。
饮水器具最好选择玻璃杯,不要用塑料杯盛热水,不要使用内壁涂有五颜六色图案的杯子,更不要用不锈钢杯子盛酸、碱性饮料。不推荐大量饮用碳酸饮料和含糖量高的饮料,也不建议大家喝蒸锅水或者是反复烧开的水。
此外,可以通过提醒自己喝水、选择自己喜欢的饮用杯、增加水的口感等方法培养良好的饮水习惯。例如设定手机提醒或者使用特定的喝水提醒应用,每隔一段时间就提醒自己喝水;在水中加入一些新鲜的水果片或者少量的蜂蜜来增加水的口感,让自己更喜欢喝水。
总之,科学饮水需要我们根据自身情况适量饮水,少喝饮料,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持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