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易血虚,影响生活。中医称血乃宝贵之物,血虚致诸多不适。本文介绍中年血虚调理方案,包括精神修养、饮食调养、运动适量等,还提及可改善血虚的中药及食疗方,为血虚者提供参考。

中年血虚怎么办?

血虚的危害

血虚是中医的一种说法,是指血液不足,不能滋养身体。血虚会导致面色无华、视力减退、关节活动不灵、四肢麻木、皮肤干燥、发痒、头痛眩晕、失眠多梦等等。中年人更容易出现血虚,因为随着年龄增长,人体气血逐渐衰退,再加上生活压力大、工作繁忙,更容易导致血虚。

如何改善中年血虚的问题?

改善中年血虚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1、精神修养

血虚的人,时常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故应振奋精神。当烦闷不安、情绪不佳时,可以听听音乐,欣赏一场幽默的相声或哑剧,这样可使精神振奋。

2、饮食调养

可常食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猪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鱼、海参、平鱼等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均有补血和养血的作用。

3、注意“久视伤血”

长时间视物,会损伤血。中医认为“肝开放于目”,眼睛的好坏,依赖于肝之藏血。因此,不可长时间看书、看电脑,以防“久视伤血”。血虚之人,本来血液已不足,若再伤血,就更不足了。

4、适当运动

“血虚则痛”,痛,即疼痛,这是得病时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究其原因,血虚是最重要的。我们要适当的参加一些体育运动,运动能够加强体内气血的运行,但是也要注意,血虚的人运动量不能够多,不要感觉到疲劳才行。

哪些中药可以调理血虚体质

中医认为,血虚体质会让人容易出现贫血、乏力等健康隐患。针对血虚体质,可以选择以下补药:

1、龙眼肉

性温、味甘,《本经》谓其:“久服强魂聪明,轻身不老”。其功能补心脾,益气血。若能每日早晚服用一、二碗,可用“养心益智,通神明,安五脏,其效甚大。”

2、紫河车

性微温,味甘咸,《本草经疏》谓:“人胞乃补阴阳两虚之药,有返本还元之功。”本品具有养血、补气、益精等功效。使用时,可炖食,亦可研未服,每次3一10克,温水冲服。

3、何首乌

性温、味甘,《开宝本草》谓其:“益气血;黑髭鬓,悦颜色。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本品具有补益精血、涩精止遗、补益肝肾的作用。据报道,何首乌能降低血脂、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本品使用时一般多为丸、散、煎剂所用,可水煎、酒浸、亦可熬膏。

血虚的饮食调补

血虚的饮食调补原则是益气养血,养肝安神。平素要食营养丰富,性平偏温的健脾养胃作用的食品,还要注意多吃高铁,高蛋白,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品,忌食辛辣燥热的食物。

1、血虚者的食补

粮食类:

黑米,紫米,黄豆。

肉蛋类:

甲鱼,鸡肉,驴肉,猪肝,羊肝,猪血,乌鸡,鳝鱼,乌贼,带鱼、鲮鱼、章鱼,海参。

蔬菜类:

黑木耳,黄花菜,菠菜,胡萝卜,番茄,藕。

果类:

桑椹,莲子,樱桃,葡萄,荔枝,龙眼肉,红枣,酸枣,松子,花生。

2、忌食食品

孛荠,大蒜,海藻,草豆寇,荷叶,白酒,薄荷,菊花,生萝卜。

上文解读的中医中药和食疗方,对调理血虚体质都会有帮助。如果你也有血虚体质的问题,那就可以来试一试这些食疗方。值得注意的是,中医调理血虚体质的良方有不少,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选择。

中年易血虚,其影响大。应重视补血,振奋精神,饮食调养多吃补血食物,谨防“久视伤血”,适当运动。中药调理有良方,可根据自身选。为爸妈看看,让他们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