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至关重要,中医有其独特之道。本文介绍中医夏季养生三要点,从饮食调养升阳气到做好“内外”保暖,再到睡眠养肝。同时还有夏季养生小常识,如少食冷饮、适当运动等,助你健康度过夏季。

中医夏季养生三要点

1、饮食调养升阳气

夏天是万物生长最旺盛的时候,阳气也最为旺盛,人体需要将阳气舒发出来,不能憋着。因此,夏季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吃温补食物,少吃寒凉食物。以下推荐两种夏季食疗方法:
1、韭菜炒鸡蛋、韭菜饺子
韭菜具有壮阳通便的功效,可以温补肾阳,缓解腰膝酸软、阳痿、遗精等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阴虚肝火旺的人不宜晚上吃韭菜,以免加重夜间烦躁。建议每周吃一两次即可。
2、炒蒜苗、大蒜汁入菜
大蒜可以促进胰岛素分泌,预防糖尿病,还能改善胃肠功能紊乱。

2、做好“内外”保暖很重要

夏季养生要重点做好双脚和腿部保暖,因为脚部是人体经络的汇聚点,容易受寒。可以用热水烫脚,睡觉时下半身盖厚一点。此外,应避免过度吹空调,少吃冷饮,适当进行户外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抵抗力。

3、睡眠好:养生先养肝

中医认为“春与肝相应”,春季养生应以保养肝脏为主。肝功能正常,人体的气血才会通畅顺达,否则容易导致气血淤滞,百病丛生。夏季养生要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于肝脏的修复和休息。

夏季养生小常识

1、少食冷饮

夏天酷暑难耐,人们喜欢喝冷饮,吃寒凉食物,但这样会损伤脾胃、消耗阳气。因此,夏天要少食冷饮和瓜果,喝水以温开水为宜。多吃温补食物,如红枣、枸杞、当归、肉等。

2、适当运动

夏季外界阳气最旺,多到户外活动,可补充能量、调畅气血、养护阳气,但不宜运动过度。

3、保暖避寒

夏天要避免过度吹空调,因为寒凉之气会从皮肤、毛孔侵入人体,易伤肺卫之阳气,导致上呼吸道免疫力下降,细菌、病毒易乘虚而入。

4、按摩涌泉穴

中医认为,“精从足底生”,足底有一个重要穴位,即涌泉穴。《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全身四肢各处。因此,可于每天空闲时按摩涌泉穴。

夏季养生需遵循自然规律,饮食可多吃温补食物如韭菜等,做好“内外”保暖,重视睡眠养肝。同时,要少食冷饮、适当运动、保暖避寒,还可按摩涌泉穴,让身体在夏季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