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小儿易患消化道疾病,腹泻常见且易引发并发症。如今临床医生鼓励患儿进食,以防营养不良。文中介绍多种食疗方及护理要点,如脱脂酸牛奶等,同时强调细菌感染腹泻需用抗生素,护理中要注意记录等,帮助宝宝度过腹泻期。
腹泻的处理
错误的禁食观念
以往,人们普遍认为患儿腹泻时需要限制饮食,让胃肠道休息。但现代医学观点认为,这种做法不利于患儿的生长发育,甚至可能加重病情。
1、儿童正处于发育的黄金时期,需要充足的营养。
2、腹泻会导致大量养分流失,如果再限制饮食,会导致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并降低免疫功能,进而导致腹泻难以停止。
合理的饮食安排
因此,对于6个月以上的腹泻患儿,应继续按照其习惯的食谱安排膳食,以清淡为主,避免生冷、硬的食物。
1、推荐的食物:粥、面条、烂饭加些蔬菜。
2、不建议的食物:糖分较高的糖水、果汁、饮料,以免加重脱水。
不满6个月的患儿,如为母乳喂养,可继续用母乳;如有暂时性糖源性腹泻,可改用豆奶喂养,但泻止或好转后应恢复母乳。
食疗方
脱脂酸牛奶
材料:100毫升去脂冷牛奶,36%酵酸液4毫升,或85%乳酸10滴。
制作:冷牛奶加酵酸液或乳酸。
功用:牛奶经乳酸杆菌发酵后变成酸奶,乳糖分解成半乳糖,适用于腹泻患儿。
焦米汤
材料:米粉,糖。
制作:将米粉放在锅内用文火炒至焦黄,加少量糖和水煮沸后服用。
功用:焦米汤有一定的热能,炒热的米粉部分淀粉转变成糊精,利于消化吸收;炒焦后的淀粉还有吸附肠内毒素及气体的作用。
苹果泥
材料:苹果,盐。
制作:苹果切块,捣成果泥后食用。每天食苹果泥2~3次,每次30~60克。也可取苹果一个洗净切碎,加盐0.8~0.9克,糖5克,水250毫升共煎汤,分2~3次饮用。
功用:适用于6月龄以上的小儿。苹果含有果酸,能吸附毒素,并含有鞣酸,具有收敛作用,适宜于小儿腹泻症。
胡萝卜汁
材料:鲜胡萝卜100克,盐。
制作:取鲜胡萝卜洗净切碎放入锅内,加盐3克、适量水,煮烂后去渣取汁,每天分2~3次服用。
功用:有健脾消食作用。
胡萝卜山楂煎
材料:鲜胡萝卜两个,炒山楂15克,红糖适量。
制作:上述材料用水煎服。每天服数次,连服2~3天。
功用:对伤食腹泻有效。
淮山药粥
材料:粳米50克,淮山药细粉20克。
制作:上述材料同煮成粥,每日2~3次。
功用:具有健脾的功效。对迁延性、慢性腹泻有效。
薏米鸡内金粥
材料:生薏米30克,鸡内金一个,粳米25克。
制作:上述材料同煮成粥。
功用:患儿食之,有利湿健胃消食的功效。
鸡蛋黄油
材料:新鲜鸡蛋
制作:把鸡蛋煮熟,取出蛋黄,用手按扁,放入锅内用温火焙烤约10分钟,然后再翻过来,如此几次,蛋黄由黄变褐,黄油同时析出,装入瓶中待用。
功用:可治小儿腹泻。此方适用于6月龄以上的小儿,有补脾益胃和止泻作用。单服蛋黄油3~4毫克(一个鸡蛋的含油量),早晚各服一次,连服三次。
香菇汤
材料:香菇6~8朵,盐。
制作:香菇洗净(若基部带有菌木则不必洗掉,保留效果更好),加水两碗,用沙锅煎煮至一小碗,加少许食盐服。一次服下,每日两次。
功用:有止泻功效。
姜茶饮
材料:干姜丝、绿茶各3克。
制作:上材加水150毫升煮开后随意饮用。或姜粥:生姜5克,大米30克加水适量煮粥,再调一点糖和盐食用,每天两次。
功用:此茶饮具有祛寒止泻作用。
山肝粥
材料:山药5~20克,鸡肝一副,薏米5~15克。
制作:将山药、薏米研为细末;鸡肝切成薄片,与山药末拌匀,加入适量食醋,放于碗内蒸熟,分早晚两次服用。
功用:本方对慢性小儿腹泻疗效较好。
注意:如果由医生确诊为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合理使用抗生素还是必要的,否则腹泻迁延难愈,转为慢性,更加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护理
1、记录好宝宝大便的次数、大便量和每天的喂食量,随时向医生反映。
2、保持皮肤清洁,每次大便后要用温水冲洗臀部,及时换尿布,防止尿布疹及继发感染。
3、注意居室空气流通,患有呼吸道感染的病人不要接触病儿,以防交叉感染。
4、恢复期要重视营养,饮食中要逐渐增加易消化的食物。
夏季小儿易患消化道疾病,腹泻常见。不主张禁食,应鼓励进食。介绍多种食疗方,如脱脂酸牛奶等,还有姜茶饮等祛寒止泻饮品。细菌感染需用抗生素,护理中要注意记录等。平时重视营养,恢复期逐渐增加易消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