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成长中会经历 3 个叛逆期,2 - 3 岁的“宝宝叛逆期”难带。家长应谨慎对待,朵妈教 5 招:别用威胁句式、少说“不”、关注情绪、转移注意力、采用“不理睬”战略。好好引导,保护孩子好奇心与独立意识。
宝宝叛逆期的应对策略
理解宝宝的叛逆行为
叛逆期并非青春期的特权,宝宝在成长过程中也会经历三个叛逆期,分别为2~3岁的“宝宝叛逆期”、7~9岁的“儿童叛逆期”以及大家熟知的“青春叛逆期”。宝宝叛逆期的典型表现是以自我为中心,喜欢唱反调,通过夸张的行为吸引大人注意,例如大喊大叫、到处乱跑、不听指挥等。家长往往会被宝宝的这些行为弄得焦头烂额,不知如何应对。
宝宝的叛逆行为并非毫无缘由,这是他们开始独立意识的表现,他们想要像大人一样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喜欢被父母完全掌控,因此会故意跟父母对着干,喜欢说“不要、不行”。同时,他们旺盛的好奇心和行动力也让他们充满探索欲,喜欢尝试各种新鲜事物,破坏力也随之增强。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他们还会试探父母的底线,并表现出粘人、情绪变化无常等特点。在这个关键的亲子关系发展时期,父母要谨慎对待宝宝的叛逆行为,既要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独立意识,也要注意引导,避免留下心理阴影。
沟通技巧:别用威胁,少说“不”
1、避免用威胁的句式: 叛逆期的宝宝喜欢跟大人对着干,例如你希望宝宝多穿衣服,但宝宝死活不愿意。如果你用威胁的语气说:“如果你不把衣服穿上,我们就不出门了!”宝宝可能会更加反抗,闹脾气、大哭,最终可能还是无法出门。类似的威胁式语言,比如“如果你不听话,我就不给你买玩具”、“如果你不把饭吃了,你就别想吃零食了”,都容易让宝宝产生被威胁的感觉,引发反抗心理,不利于沟通。尝试用肯定的语气告诉宝宝:“宝宝,穿上衣服,我们就出发了!”或者“吃完饭我们就可以吃草莓了”,宝宝会更容易接受你的指令,并给出积极的回应。
2、减少“不”的出现频率: 不要总是反复地对宝宝说“你不要这样、你不能那样”,直接告诉他你希望他做什么,例如“宝宝,把你的玩具收到柜子里,过来跟妈妈一起读绘本”。这个阶段的宝宝难以做决定,容易犹豫不决,如果你问他“把衣服穿上好不好”,他可能会回答“行”,过一会儿又说“不行”。直接问他“你想穿这件蓝色的衣服,还是这件黄色的?”可以引导他做出选择,避免“不”的回答。
关注宝宝的情绪,转移注意力
3、关注宝宝的情绪: 不要总是觉得宝宝总是闹脾气,认为孩子不听话。很多时候,父母自身的负面情绪会导致对孩子问题的处理失当,进而加剧矛盾。宝宝并非总是无理取闹,当他发现自己的意愿被忽略时,会通过反抗和哭闹来引起父母的注意。想让宝宝听话,首先要解决宝宝的情绪问题,让他感受到被理解,才能更容易配合你的指令。
4、转移注意力: 宝宝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转移,当宝宝出现跟父母意见冲突时,不需要正面冲突,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解决问题。例如,宝宝喜欢玩沙子,但你担心沙子会伤害他的眼睛,这时可以给他一个铲子和一个小桶,教他用铲子铲沙子,让他专注于新的玩法,从而忘记之前的行为。
“不理睬”战略
5、“不理睬”战略: 当宝宝故意调皮捣蛋,例如把桌子上的东西丢在地上,把玩具乱扔,想要吸引你的注意时,如果家长情绪激动,大声责备,反而会强化他的行为,让他觉得“这样做会引起妈妈的反应,真好玩!”这时采取“不理睬”战略会更有效,让宝宝自己闹,不要理会他。看到大人没有反应,宝宝自然会觉得没趣,最终放弃这种行为。之后再找机会跟宝宝讲道理,进行教育。
处于叛逆期的宝宝,家长可巧用 5 招沟通。别用威胁句式,多说“做什么”;少对孩子说“不”;关注其情绪,先解情绪再引导;利用转移注意力化解矛盾;采取“不理睬”战略让孩子自悟。用心呵护,引导宝宝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