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是传统中医疗法,通过特定手法对小儿穴位操作。文中有多种顺口溜及补法顺序等内容,还介绍适合年龄、连续治疗天数等,让你轻松了解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顺口溜

头面四大手法

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掐耳尖。
开天门:两手食指指尖沿前额正中线,自眉心向头顶推,可缓解头痛、鼻塞。
推坎宫:两手食指指尖分别沿眉弓上缘,自眉头向太阳穴推,可缓解头痛、鼻塞。
揉太阳:用拇指指腹按揉太阳穴,可缓解头痛、头晕、失眠。
掐耳尖: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耳尖,可缓解头痛、耳鸣、牙痛。

胸腹五法

顺时针摩腹、分推腹阴阳、揉中脘、按揉天枢、揉脐。
顺时针摩腹:用掌心沿顺时针方向,在小儿腹部轻轻摩动,可促进消化、缓解腹痛。
分推腹阴阳:用两手食指指腹分别沿小儿腹部的中线,自上而下推,可调理脾胃、缓解腹泻。
揉中脘:用拇指指腹按揉小儿腹部中线上的中脘穴,可缓解胃痛、腹胀、消化不良。
按揉天枢:用拇指指腹按揉小儿腹部两侧的肚脐旁,可缓解腹痛、腹泻、便秘。
揉脐:用拇指指腹按揉小儿肚脐,可调理肠胃、缓解腹痛、腹泻。

背腰八法

捏脊、按肩井、拿腰眼、揉命门、擦八髎、捶腰骶、搓肾俞、按揉足三里。
捏脊: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小儿脊柱两侧的肌肉,自尾椎骨向上提捏,可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按肩井:用拇指指腹按揉小儿肩膀上的肩井穴,可缓解肩颈酸痛、头痛、失眠。
拿腰眼: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小儿腰部的腰眼穴,可缓解腰痛、肾虚、腰部寒凉。
揉命门:用拇指指腹按揉小儿腰部正中的命门穴,可增强肾脏功能、缓解腰痛、肾虚。
擦八髎:用掌心沿小儿腰部两侧的八髎穴轻轻擦拭,可缓解腰痛、坐骨神经痛、月经不调。
捶腰骶:用拳头轻轻捶打小儿腰部和骶骨部位,可缓解腰痛、腰部寒凉。
搓肾俞:用掌心搓揉小儿腰部两侧的肾俞穴,可增强肾脏功能、缓解腰痛、肾虚。
按揉足三里:用拇指指腹按揉小儿小腿外侧的足三里穴,可增强体质、促进消化。

上肢六法

推三关、掐四横纹、揉板门、拿曲池、按合谷、摇肩。
推三关:用食指指腹沿小儿前臂内侧,自腕部向肘部推,可缓解发热、咳嗽、腹泻。
掐四横纹: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小儿手腕上的四横纹,可缓解腹痛、腹泻、呕吐。
揉板门:用拇指指腹按揉小儿手掌上的板门穴,可缓解消化不良、腹痛、腹泻。
拿曲池: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小儿肘关节外侧的曲池穴,可缓解发热、咳嗽、头痛。
按合谷:用拇指指腹按揉小儿手拇指和食指之间的合谷穴,可缓解头痛、牙痛、鼻塞。
摇肩:用双手轻轻摇动小儿双肩,可缓解肩颈酸痛、头痛、失眠。

下肢四法

拿风市、按足三里、揉三阴交、擦涌泉。
拿风市: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小儿大腿外侧的风市穴,可缓解腰痛、腿痛、下肢无力。
按足三里:用拇指指腹按揉小儿小腿外侧的足三里穴,可增强体质、促进消化。
揉三阴交:用拇指指腹按揉小儿小腿内侧的三阴交穴,可调理脾胃、促进睡眠。
擦涌泉:用掌心轻轻擦拭小儿足底的涌泉穴,可缓解烦躁不安、失眠、头痛。

小儿推拿补法顺序口诀

小儿推拿补法顺序口诀通常是用来帮助记忆推拿操作的顺序和技巧,这些口诀往往简洁、易记,便于实践操作。
推拿操作顺序:
1、小儿推拿的顺序一般为先上肢、次头面、再躯干、后下肢。
2、也可以先主穴,后配穴。
3、还可以先刺激量小的穴位,后刺激量大的穴位。
推拿补泻原则:
1、小儿推拿补泻方法的运用取决于疾病的证候,一般向心为补、离心为泻。
2、手法力度轻为补、重为泻。
3、手法速度频率慢为补,而频率快则有泻的作用。
常用穴位操作:
1、小儿推拿中常用穴位如摩腹、捏脊、迎香、足三里、四神聪等,每个穴位都有特定的操作手法,如摩腹可以顺时针或逆时针进行,捏脊则通常是自下而上进行。
2、推拿时间:小儿推拿治疗操作时间一般每穴1-2分钟,总的治疗时间为20-30分钟。
3、对于年龄小、体质弱、采用刺激性较强的手法者可适当缩短操作时间。
推拿介质:
1、小儿推拿时常用滑石粉,以润滑皮肤。
2、一般冬春季节及表寒证,宜蘸葱、姜汁推;夏秋季节及表热证,宜蘸清水或薄荷水推。
注意事项:
1、在治疗过程中,医师和家长要注意保护患儿安全,防止因惧怕而从诊疗床上跌下受伤;
2、医师或家长不要用力牵拉患儿四肢,避免扭伤。

小儿推拿适合多大儿童?

小儿推拿适合的年龄范围较广,通常适用于从新生儿到12岁左右的儿童。
小儿推拿可以作为一种预防保健和治疗手段,适用于多种儿童常见的健康问题,如消化不良、便秘、腹泻、感冒、发烧、咳嗽、哮喘、睡眠障碍、视力问题等。
以下是不同年龄段儿童适合的小儿推拿情况:
1、新生儿至1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接受一些轻柔的推拿手法,以帮助消化、改善睡眠和增强抵抗力。
2、1至3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身体发育迅速,推拿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成长过程中的变化,缓解常见的健康问题。
3、3至6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上学,生活环境更加复杂,推拿可以作为辅助治疗,帮助调整身体和心理状态。

小儿推拿连续不能超过几天

小儿推拿的连续治疗时间并没有严格的规定,但应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和推拿师的指导来决定。
以下是 一些一般性的建议:
1、症状缓解:如果孩子有特定的症状,如消化不良或感冒,推拿师可能会建议连续几天进行治疗,直到症状得到缓解。
2、预防保健:对于没有特定症状的孩子,推拿可以作为一种预防保健措施,但通常不会连续多日进行。
3、个体差异:每个孩子的体质和反应都不同,因此推拿的频率和持续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推拿师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调整治疗方案。
4、适当休息:推拿后,孩子需要适当的休息和恢复时间,以确保身体的适应和吸收。
5、观察反应:家长应该观察孩子在推拿后的反应,如果出现不适或症状加重,应立即停止治疗并咨询医生。
6、专业指导:小儿推拿应该由专业的推拿师进行,家长不应自行尝试。推拿师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

小儿推拿应由有经验的中医师或经过专业培训的推拿师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家长在自行为孩子进行推拿前,最好先学习相关知识或咨询专业人士。

小儿推拿虽为传统中医法,却能调身健体。各顺口溜便于记忆,不同部位手法各异。适用年龄广,可预防保健、治疗多种疾病。连续治疗时间依情况定,需专业指导,家长学习后可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