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温补不燥,吃法多样。冬季进补,炖、涮、爆、烤各具风味。挑选时,绵羊肉细腻可口,山羊肉胆固醇低。吃法上,山羊肉更适合清炖和烤串。饮食宜忌需注意,别与茶同食,部分病症忌吃。还有多种补肾壮阳食疗方呢。
羊肉的食补功效及不同吃法
羊肉性甘温而不燥,具有温中暖下,补肺肾气的功效,特别适合冬季进补。除了常见的萝卜炖羊肉,还可以搭配山药、栗子、核桃仁等食材,营养更加全面。山药益气补脾、助消化;栗子补肾壮腰、益胃平肝,并有补脑功效;核桃仁温补肺肾、润肠。这些食材与羊肉同炖,温补而不燥,能够培元固本。
从元代宫廷食谱《饮膳正要》中可见,羊肉菜肴占据了80%的比例,体现了游牧民族的饮食特色。到了清代,羊肉的吃法更是发展到极致,种类丰富多样。
羊肉的几种常用做法
如今,人们常用的羊肉做法主要包括爆、烤、涮、炖几种,每种做法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特点。
1. 炖羊肉:炖羊肉在烹制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汤原汁,营养损失最小。冬季食用萝卜炖羊排,可以益气补虚,下气化痰。建议使用砂锅炖煮,风味更佳。
2. 涮羊肉:涮羊肉是冬季暖身的佳品,选材讲究,通常选择上脑、大三叉、小三叉、磨档、黄瓜条等部位。切片时需用冰块压去血水,并用专用大刀切成薄片,保证肉质鲜嫩。需要注意的是,麻辣汤底容易上火。搭配海产品、豆腐、鱼片等食材,营养价值更高,还能起到温补脾肾、清火降热的功效。
3. 爆炒羊肉:爆炒羊肉以葱爆羊肉为代表,选用鲜嫩的羊后腿肉,旺火急炒,益气补虚、温中暖下,并有发汗解毒的功效。
4. 烤、炸羊肉:烤、炸羊肉由于油分较大,且高温烹制会损失较多营养。烤羊肉选用后腿和上脑部位,剔除筋膜,压去水分切片,用多种调料腌制后烤制。炸羊肉代表菜有松肉、烧羊肉等,外酥里嫩,但油脂含量较高。
羊肉的挑选与鉴别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食用绵羊肉,但山羊肉也逐渐受到关注。绵羊肉口感更佳,脂肪含量更高,吃起来更细腻可口;山羊肉胆固醇和脂肪含量较低,适合高血脂患者和老人食用。从中医角度来看,绵羊肉性温热,具有补养作用;山羊肉性凉,病人应少吃。
绵羊肉与山羊肉的鉴别方法
1. 肌肉:绵羊肉黏手,山羊肉不黏手;
2. 毛形:绵羊肉毛卷曲,山羊肉毛硬直;
3. 肌肉纤维:绵羊肉纤维细短,山羊肉纤维粗长;
4. 肋骨:绵羊肋骨窄而短,山羊肋骨宽而长。
山羊肉更适合清炖和烤羊肉串。近年来,由于其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特点,山羊肉也被用于开发保健食品。
羊肉的饮食宜忌及食疗方
羊肉的饮食宜忌
1. 忌与茶同食:茶叶中的鞣酸会与羊肉中的蛋白质结合,影响消化,易导致便秘。
2. 部分病症忌食:口舌糜烂、眼睛红、口苦、烦躁、咽喉干痛、牙龈肿痛、腹泻或服用含半夏、石菖蒲中药者,均应忌食羊肉。
羊肉补肾壮阳食疗方
以下列举几种羊肉食疗方,需要注意的是,感冒发热或阴虚发热者应暂缓食用。
1. 当归生姜羊肉汤:温肝补血,散寒暖肾。
2. 五子衍宗羊肉汤:填精补髓,疏利肾气。
3. 巴戟二仙羊肉汤:补肾壮阳。
4. 简要济众方:补肾涩精。
5. 黄芪建中羊肉汤:健脾养肾。
羊肉吃法多样,各有营养。炖羊肉营养损失小,涮羊肉搭配得当营养高,爆羊肉有温中功效,烤炸羊肉油分大。挑选时,绵羊肉细腻可口,山羊肉胆固醇低更适合某些人群。注意饮食宜忌,搭配药膳可补肾壮阳等,快来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