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病常见于月经周期、经量等的变化,99 健康网邀厦门退休老中医讲解不同体质女人月经病中医疗方。从月经先期到痛经等,各类病症及对应药膳一一呈现,助女人调理经期。
月经病的中医治疗
月经病涵盖了月经初潮年龄、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经色等方面出现的各种异常,以及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的症状,例如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量多、月经量少和痛经等。
月经先期
气虚型月经先期
症状:月经提前,月经量较多且颜色偏淡,面色较差,精神不好,四肢无力,小腹下坠感等。
药膳:人参乌鸡(人参十克,乌骨鸡一只,大枣八颗,栗子八个,精盐、葱、姜各适量。将鸡洗净,人参洗净切片,与鸡、大枣、栗子、盐、葱、姜等共同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煮至鸡熟烂为止。)
功用:益气健脾。
血热型月经先期
症状:月经提前,月经量较多且颜色紫红或鲜红,心烦易怒,乳房胀痛,口干口苦,头晕目眩等。
药膳:双皮茶(地骨皮十克,丹皮六克,茶叶三克,冰糖十五克。将地骨皮、丹皮、茶叶洗净用开水浸泡15~20分钟,加入冰糖。当茶饮用。每日一剂。)
功用:清热凉血。
月经后期
血寒型月经后期
症状:月经严重延后,月经量少且颜色暗红,腥味比较重,常伴有小腹冷痛,四肢冰冷等。
药膳:当归生姜炖羊肉(羊肉250克,当归30克,生姜15克,盐、味精、黄酒适量。将羊肉洗净,加入当归,生姜加水炖汤,煮熟时调入适量的盐,味精,黄酒等调味品。)
功用:补血益气,温通经脉。
血虚型月经后期
症状:月经后延且月经量少颜色较淡,面色晦暗,头晕眼花,精神不振等。
药膳:阿胶牛肉(阿胶15克,牛肉100克,料酒、生姜、精盐各适量。将牛肉、生姜、料酒一起入沙锅,加适量的水用大火烧开后文火煮30分钟,加入阿胶后煲两个小时,入调味品。)
功用:滋阴养血,温中健脾。
气滞型月经后期
症状:月经错后且行经不畅,月经量过少且颜色黯红伴有血块,情绪不稳易怒易燥,乳房胀痛等。
药膳:香附牛肉(香附15克,牛肉100克,枸杞15克,精盐、葱适量。将牛肉切块与香附、枸杞、盐、葱一起放入沙锅内加适量水用大火烧开,再用文火炖至肉烂。)
功用:疏肝理气,补血调经。
月经先后无定期
肾虚型月经先后无定期
症状:月经周期无规则可寻,时前时后且月经量少颜色较淡,伴有腰酸疼痛、头晕耳鸣、夜尿频繁且四肢冰冷等。
药膳:桂圆肉鸡蛋汤(桂圆肉50克,鸡蛋一个。将桂圆肉水煮十分钟后打入鸡蛋。)
功用:补肾调经。
肝郁型月经无定期
症状:月经周期无规则可寻,时前时后不定期且月经量时多时少,月经颜色黯红伴有血块,小腹入胸胁、乳房胀痛,情绪不稳心烦易怒。
药膳:佛手柑粥(佛手20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许。将佛手煎汤后去掉渣,加入粳米和水适量煮成粥,加入冰糖煮片刻。)
功用:疏肝理气。
经期延长
脾气虚型经期延长
症状:行经期长达七天以上,月经量不多颜色淡红,面色枯黄,头晕眼花,精神不济,四肢无力,食欲不佳等。
药膳:鸡子黄汤(艾叶6克,鸡蛋黄2枚。将鸡蛋黄搅匀,再将艾叶煎汤后去渣趁热冲鸡蛋黄。)
功用:温养气血。
阴虚血热型经期延长
症状:行经延长且淋漓不尽,月经颜色偏红,手足心热且口咽干燥。
药膳:芹菜汁(鲜芹菜250克。将芹菜洗净放入榨汁机搅碎取汁。)
功用:清热凉血。
血淤型经期延长
症状:行经延长且淋漓不尽,行经不畅且月经颜色黯红伴有血块,小腹疼痛等。
药膳:益母草饮(益母草30克,红糖适量。益母草洗净煎汤后加入适量红糖。)
功用:活血化淤。
月经过多
气虚型月经过多
症状:月经量明显增多,月经颜色淡红,面色枯黄,小腹绵绵作痛。
药膳:蒸乌骨鸡(乌骨鸡一只,艾叶20克,黄酒30毫升,精盐、葱、姜、花椒各适量。将乌骨鸡洗净,艾叶、葱、姜、花椒放入鸡腹中,加入黄酒和适量水、盐,隔水蒸熟。)
功用:补虚温中。
血热型月经过多
症状:月经量过多,颜色呈鲜红或紫红,心烦口渴,头晕耳鸣,腰酸腿软等。
药膳:天冬红糖饮(连皮天门冬30克,红糖适量。将天门冬洗净加入500毫升水,煎至200毫升后加入红糖,煮开即可。)
功用:清热养阴。
血淤型月经过多
症状:月经量过多且颜色紫黑有血块,小腹疼痛等。
药膳:当归鲫鱼(当归10克,鲫鱼1条,血竭、乳香各3克,盐少许。鲫鱼洗净,将当归、血竭、乳香纳入鱼腹中,放入沙锅加适量水及盐炖煮至熟。)
功用:祛瘀生新,止血。
月经过少
肾虚型月经过少
症状:月经量少,腰膝酸软无力,头晕耳鸣,四肢冰冷畏寒。
药膳:熟地粥(熟地30克,山萸肉12克,粳米50克,红糖少许。将熟地,山萸肉加水煎煮半小时后去渣,加入粳米煮至成粥,伴入红糖即可。)
功用:补肾,养血调经。
血虚型月经过少
症状:月经过少,小腹隐隐作痛,面色枯黄,头晕眼花且心悸心慌,睡眠多梦。
药膳:桃仁墨鱼(桃仁10克,墨鱼150克,生姜、葱、食盐适量。墨鱼泡发去骨去皮洗净。桃仁去皮与墨鱼一起放入锅中,加生姜、葱、食盐、水适量,大火烧开后文火炖熬至墨鱼熟透。)
功用:补血,活血调经。
寒湿凝滞型月经量少
症状:月经量少,月经颜色黯淡,小腹冷痛,四肢冰冷。
药膳:肉桂粥(肉桂5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将肉桂加水煎煮约半小时后去渣,加入粳米和适量的水熬成粥,加入红糖。)
功用:温经散寒。
血瘀型月经过少
症状:月经量少,月经颜色黯淡伴有血块,小腹胀痛。
药膳:猪蹄煲(猪蹄250克,牛膝15克,米酒20ML,精盐适量。将猪蹄、牛膝洗净,放入锅中煲至猪蹄熟烂,趁热加入米酒,入盐调味。)
功用:活血通经。
痛经
气滞血淤型痛经
症状:经行腹痛伴腹胀,月经量少有血块等。
药膳:川芎鸡蛋(川芎10克,鸡蛋2个,黄酒适量。将川芎与鸡蛋加水约300毫升共煮,鸡蛋熟后剥壳入汤再文火煮五分钟后加适量黄酒。)
功用:理气活血,止痛。
寒凝血滞型痛经
症状:经行小腹冷痛等。
药膳:麻雀粥(麻雀3~5只,大米、盐、葱各适量。将麻雀洗净切碎,炒熟,与大米熬成粥,加入盐和葱等调味。)
功用:温补下元,散寒理气。
湿热蕴结型痛经
症状:经行腹痛,量多量少等。
药膳:车前益母粥(车前子30克,益母草2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将车前子、益母草加水煎半小时,去渣后加入粳米熬粥,加入适量红糖。)
功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气血虚弱型痛经
症状:
药膳: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10克,生姜10克,羊肉100克。将羊肉切块与当归、生姜入锅炖至肉烂后去除生姜、当归。)
功用:养血,散寒,止痛。
肝肾虚损型痛经
症状:经后腹痛、月经量少、腰酸腿软,头晕耳鸣、两眼干涩等。
药膳:首乌肝片(首乌20克,鲜猪肝250克,水发木耳25克,青菜、盐、酱油、料酒、花生油各适量。将首乌加水200ML,煮成20ML的浓汁备用。猪肝去筋洗净切片。首乌汁加入酱油、盐、料酒。铁锅中加入花生油煸炒猪肝,八成熟时加入首乌汁炒匀,最后加入木耳和青菜。)
功用:滋补肝肾。
月经前后的饮食调理须注意:
1、多吃营养丰富、健脾开胃易消化的食物。
2、多吃有利经水之行的食品。
3、多吃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及补血的食品。
4、多吃润肠通便的食物。
5、忌喝可乐等含气饮料及含咖啡因饮料。
6、忌食寒性食物或生冷瓜果,不宜吃咸食。
7、不宜吃酸涩类食物。
8、合理调配饮食。
不同体质女人的月经病有多种中医疗方,如气虚型、血热型等。各型药膳各具功效,能有效调理月经。月经前后饮食调理也有讲究,多吃营养食物,忌喝含气等饮料及生冷食物,合理调配饮食,以维持月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