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炎热高温,饮食有常是养生关键。那么,三伏天饮食最常出现哪些误区呢?本文将为你一一揭晓,让你避免因不当饮食损害身体,健康度过三伏天。
三伏天饮食误区
1、大量喝绿豆汤解暑
很多人喜欢喝绿豆汤来解暑降温,但绿豆汤不宜多喝,更不能当水喝。
从中医角度看,寒凉体质的人,例如有四肢冰凉、腹胀、腹泻便稀等症状者,不能多喝绿豆汤,否则会加重症状,甚至引发其他疾病。
特别是处于月经期的女孩子,不宜喝绿豆汤,以免伤害身体引发痛经。
2、伏天喝羊肉汤进补
伏天,很多男士喜欢喝羊汤进补,但这种方法不可取。
羊汤并非适合所有人,夏季喝羊肉汤进补,只适合阳虚之人,大多数人在夏季呈阳盛状态,喝多了羊肉汤或吃多了羊肉、鹿肉反而会导致大便干燥、上火。
夏季进补需适可而止,不要大补,与其喝羊汤,不如喝点姜汤,生姜性辛温,有散寒发汗、化痰止咳等功效。
3、西瓜当正餐
西瓜是夏季人们最喜爱的水果之一,有些人直接拿它当饭吃。
西瓜虽好,但并非任何时候都可以吃,也不是吃得越多越解渴。
西瓜含糖量高,正常甜度的西瓜含糖5%,卡路里为250千卡/千克,吃一个8-10斤的大西瓜就相当于摄入了1000-1250千卡的热量,而普通的一碗米饭热量大约200千卡。
吃一个西瓜就相当于吃了五六碗饭,所以西瓜当正餐要不得。
4、清淡不等于“吃素”
不少人以为,饮食清淡就是指吃素不吃荤。
为了防止疰夏,餐桌上只有素菜,不沾一点荤,结果一个月下来,吃得肚子里清汤寡水,营养不良。
其实饮食清淡是要以营养均衡为前提的,蔬菜虽然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但缺少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
长期吃素,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建议搭配摄入适当的肉类、蛋类、奶制品和鱼类等,以保证营养均衡。
如果要吃得清淡,不妨可从烹调手法上多下功夫,尽量多用蒸、炖、凉拌,少用炸、炒、煎。
5、啤酒当水喝
夏季炎热,很多人喜欢把啤酒当水喝。
经常喝啤酒者易发胖,原因是清爽的苦味可刺激消化液分泌,帮助消化,增进食欲,使胃口大开,进食多,增加了热量。
啤酒中的糖被吸收后,在人体各组织器官中氧化,提供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剩余的糖类可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啤酒本身也含丰富的氨基酸,氨基酸是组成各种蛋白质分子的基本单位,蛋白质和氨基酸是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氨基酸在体内可生成糖,再转变成脂肪,脂肪大部分贮存于皮下及肠系膜、大网膜、肾脏周围,还有肋间等部位。
6、冷饮不等于“降温”
黄梅天和夏天另一个非常普遍的误区就是,以为疰夏是因天热而起,只要吃冷饮、喝冰冻饮料、多吹空调,就能把暑气压下去。
吃太多冷饮,反而关闭了人体最大的排热系统——汗腺,冰水对肠胃的刺激也可能使得汗水流不出来,反而更加重内热。
三伏天饮食有常很关键,别陷入各种误区。别大量喝绿豆汤,阳虚者忌喝羊汤,西瓜当正餐不可取,清淡≠吃素,啤酒当水喝易胖,冷饮不等于降温。注意这些,让身体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