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出,要继承传统膳食哲学内涵,坚持食物多样与关注慢性安全。当前中国公众营养状况不佳,存在饮食误区,如中餐用油多、北方吃盐多、美式快餐不良等。政府应引导科学饮食,调整优化食物结构,扫除饮食误区,以除“文明病”。
中国居民膳食现状与误区
当前中国公众营养状况呈现出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并存,贫困病与富裕文明病共生的复杂局面。经济发达地区膳食结构“西化”趋势明显,“洋快餐”的流行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营养过剩导致“文明病”高发,例如两亿中国人体重超重,肥胖成为威胁儿童健康的严重问题,营养结构失衡也导致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率居高不下。
饮食误区及危害
专家指出,民众存在的五大饮食误区是造成上述问题的关键因素,而政府健康教育的力度不足也加剧了这一问题。这些误区包括:
1、中餐用油量过大:虽然中餐蔬菜摄入量比西餐多,但烹饪过程中用油量过多,饭店和食堂的炒菜更是“油光锃亮”,这是中餐的一个显著弊端。
2、北方居民高盐饮食:北方居民“口重”,食盐摄入量过高,部分人每日摄入量高达13-15克,远超健康标准。
3、美式快餐的危害:美式快餐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质,同时低矿物质、低维生素和低膳食纤维,属于典型的“垃圾食品”、“能量炸弹”,且具有成瘾性,对少年儿童的饮食习惯造成严重不良影响,而许多家长对此缺乏足够的重视。
4、烹饪方法不当:许多家庭在烹饪过程中为了追求口味,过量使用油和盐。每人平均每天摄入30-50克油,一些家庭甚至直接用大桶食用油往锅里倒油,造成用油过量,一个月就能消耗一桶5升食用油的家庭不在少数。
5、蔬菜烹饪方式不当及肉类消费过量:虽然城乡居民普遍认识到要多吃蔬菜少吃肉,但蔬菜烹饪多以炒菜为主,而炒菜比炖菜费油。例如,西红柿炒鸡蛋、素炒菜花等都需要大量用油,每道菜通常需要50克左右的油。此外,居民肉类消费剧增,发达地区城市居民人均肉食消费量已达46公斤,超过韩国和日本。
膳食结构调整与建议
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科学引导食物消费,改善饮食结构。专家建议,应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膳食与营养学的哲学内涵,“审因施食、辨证用膳”的基础上,坚持食物的生物多样性原则,同时关注食品的慢性安全,研究不平衡的饮食结构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并尽快为国民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最佳膳食谱。
政府引导与公众教育
政府应引导全民族科学合理地进行食物消费,在坚持传统膳食结构的基础上,根据国情进一步调整、优化食物结构。只有清除饮食误区,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文明病”。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营养知识水平,引导公众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至关重要。
政府需要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普及营养知识,倡导健康饮食理念,例如推广低油、低盐、低糖的烹饪方法,鼓励居民多吃蔬菜水果,选择健康食品,避免过度食用“垃圾食品”。同时,政府也需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食品质量和安全,为居民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保障。
此外,学校、家庭和社区也应积极参与到健康饮食教育中,从小培养孩子健康的饮食习惯,营造良好的饮食环境。
专家指出要继承传统膳食哲学内涵,坚持食物多样和关注慢性安全。当前中国营养状况不佳,民众存在五大饮食“误区”,政府应引导科学消费,调整优化食物结构,“误区”不除“文明病”难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