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妈妈大多选择母乳喂养,其对宝宝和妈妈都益处多多。本文整理超全母乳喂养知识,包括对宝宝、妈妈的好处,喂奶相关要点及注意事项等,让妈妈们轻松了解并做好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的好处
对宝宝的好处
母乳是宝宝最理想的、天然的、最适合他的营养物质。母乳中富含各种营养物质,可满足宝宝不同阶段健康成长。母乳中的抗体可增强宝宝免疫功能,让宝宝远离很多常见疾病。母乳的成分更容易消化,而奶粉则相对难消化。
接受过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将来很少发生超重或肥胖问题。有效降低了成年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研究表明婴幼儿纯母乳喂养,长大后成年智商比非母乳喂养的高。
对新生儿的好处
母乳喂养时的肌肤接触,能帮助宝宝有更好的安全感,并促进母子关系。
对妈妈的好处
母乳喂养减小母亲将来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母乳喂养有利于减肥,可消耗更多脂肪,更快帮助妈妈恢复体形。
母乳喂养时释放的催产素可促进宫缩,帮助排除恶露,让子宫更快恢复到产前状态。
纯母乳喂养6个月时你应该知道的
1、一天内任何时候(白天或夜晚)宝宝有哺乳需求,想吃就随时哺乳,妈妈发生奶胀时也要随时给宝宝哺乳,坚持按需哺乳
2、宝宝6月龄时,开始逐渐添加辅食,引入固体食物,但仍应继续坚持母乳喂养至两岁或以上
3、母乳喂养的次数不应人为的因为添加辅食而减少,仍应坚持按需哺乳
4、等到宝宝哭再喂奶就已经晚了,一定要提前注意宝宝的饥饿信号。
白天按需喂奶的信号
1、宝宝在睡眠中眼睛左右摆动;
2、宝宝的嘴有吮吸的动作;
3、妈妈胀奶;
4、白天宝宝睡觉也可以根据宝宝的信号进行喂奶,但晚上不需要把宝宝叫醒喂奶,等宝宝醒了就可以喂,不要打扰宝宝晚上的睡眠;
5、晚上泌乳效率高,勤喂能够很快提高产乳量。
母乳喂养的最佳实践
1、前6个月为纯母乳喂养,不要喂任何食物、水或者代乳品;
2、母乳和辅食混合喂养可持续至24个月。
3、每天喂奶次数至少8-12次以上,开始母乳时尽量多频次喂奶。
4、必须保证有效吸奶(以妈妈肚子疼为信号),这样才能刺激下奶,有利子宫收缩,减少出血。
5、建议新生儿24小时和妈妈在一起,分离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包括洗澡后等情况。
6、快速生长时期,宝宝哭闹不要轻易加奶粉喂养,而要提高喂奶频次,妈妈的产奶量自然会与宝宝的需求达到平衡,如果轻易喂奶粉,将导致母乳减少,最终消失。
7、奶瓶、安抚奶嘴等辅助喂奶工具,需要在宝宝养成母乳习惯之后(熟悉妈妈奶头之后)再使用,否则容易产生乳头混淆,不认妈妈奶头。
喂奶的姿势、含接姿势
哺乳的正确姿势
婴儿身体转向母亲,紧贴母亲身体,下颏接触乳房(要点:胸贴胸,腹贴腹,下颏贴乳房,鼻头对乳头)
婴儿正确的含接姿势
1、用乳头触碰孩子的嘴唇;
2、直等到孩子嘴张大;
3、很快将孩子移向乳房,让整个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含入口中。
托乳房手
1、贴在乳房下的胸壁上;
2、食指托着乳房;
3、拇指在乳房的上方;
4、母亲手指不要太靠近乳头
按需哺乳及重要性
按需哺乳指的是:母亲奶胀时,应唤醒婴儿进行喂哺;孩子想吃时,进行喂哺 ,如孩子睡觉时间太长(大于3 小时)应仔细观察,排除有异常情况
重要性是:能满足孩子生长发育需要;预防乳汁淤积,乳腺炎的发生;促进乳汁分泌,保持有足够的母乳
如何保证母亲有充足的乳汁
1、应做到早吸吮;
2、出生头几天努力做好勤吸吮(12次/天以上);
3、乳汁充足后做到按需喂哺;
4、喂哺的姿势正确;
5、坚持夜间哺乳。
喂奶时需要注意的几个要点
1、鼻尖对乳头(这样宝宝张嘴吃奶的时候才能仰头张大嘴);
2、宝宝头和乳房应该为90度,不要让宝宝歪着头吃奶;
3、妈妈的手臂要托着宝宝的头、肩和屁股;
4、妈妈与宝宝身体贴得越紧越好,便于宝宝吮吸。
5、卧位喂奶时,妈妈不要把胳膊放到宝宝头下面,而要直接把宝宝放在床上,妈妈可将一只胳膊垫在自己头下,另一只护着宝宝侧卧。
6、第一次喂奶时,妈妈和宝宝的方法和姿势一定要正确,否则养成坏习惯不容易更改。
7、每次吃奶要吃空一只乳房之后再换另一边,吃得越空越好,否则宝宝吃不到后乳,容易饥饿。
8、宝宝吃奶时出现不带劲的表现,就说明吃饱了,可以停止喂奶,避免让宝宝含着乳头睡觉,养成不良习惯。
9、左右乳房需要轮换喂奶次序,以便保持两边产奶量平衡,比如上一次喂奶从右乳开始,那这次喂奶时,需要从左乳开始;为了方便记忆,可在胸衣或者衣服上做标记,提醒上次喂奶的是哪一边。
10、爱吐奶的孩子拍嗝可以多一些,但是不爱吐奶或者不吐奶的孩子多拍无益。
11、喂完奶后,拍嗝,直立抱一会,如果需要把宝宝放下睡觉,则需要45度侧卧,过一段时间后再仰卧,并且要注意两边交替侧卧,有助孩子头型平衡生长。
12、要在喂奶前更换尿布,然后喂奶,喂奶过程中如果宝宝边吃边拉,也不要更换尿布,要等宝宝吃完、拍嗝之后,过一段时间再换尿布,以免宝宝呛奶。
13、正常情况下:第一天宝宝小便1次,大便1次;第二天宝宝小便2次,大便2次;第三天宝宝小便3次,大便3次;母乳正常后,宝宝24小时有6次以上小便,3次以上大便,这都是母乳够吃得表现,不需要担心宝宝吃不饱。
14、出生2周后,6个月内,宝宝每月体重增长不少于600克(1斤2两),吃奶粉的宝宝一般长得更快,但容易撑大胃口,产生肥胖问题等。
15、母乳日记可以帮助了解宝宝的规律,帮助健康成长。
16、不要用乳头矫正器喂奶,否则宝宝将不认奶头。
17、为保护乳头,可在喂奶后和喂奶前挤出母乳抹在奶头上,不需要用毛巾擦洗,因为毛巾上的细菌比母体更多,妈妈身上的细菌都可以被宝宝接受,不会生病,但是毛巾上的细菌有可能让宝宝生病。
18、热敷乳房有助于下奶,但是热敷的时候不要热敷乳头,否则容易乳头容易破。
19、使用吸奶器吸出的奶在25度以下室温可以保留4个小时;冰箱4度冷藏可以保留48小时;冰箱-16度冷冻可保留3-6个月。
20、放在冰箱内一定要单独放在一个储存格里,不要与其他任何食物混放。
21、冻奶解冻和复温:将冻奶容器放在常温或者温水中化冻,然后温至38度即可,不要放在热水中进行消毒或者复温,母乳营养会被高温破坏。
22、解冻后的奶不能再放到冰箱复冻;宝宝吃过后剩在奶瓶中的奶不能保留,一定要倒掉,然后把奶瓶洗净、消毒、晾干(晾干环节很重要!)。
宝宝吐奶的原因是什么?怎么解决?
新生儿吐奶的主要原因一是新生儿下食管、胃底肌发育差,胃容量较少,呈水平位。二是吃奶时含接不正确而吸入过多的空气。
如溢奶不严重,婴儿体重在增加,又未发现其他不良现象,就不必紧张,随着胃容量的逐渐增大,在出生后3-4个月会自行停止。
防止宝宝溢奶,每次喂奶后要帮助宝宝打嗝儿
喂奶后将宝宝竖直抱起,轻轻拍背部,使孩子打个嗝,防止溢奶。
目的:将胃内的空气排出来。打嗝后可减少宝宝的不舒服。
方法:1、宝宝坐在母亲大腿,轻拍背部。2、宝宝伏于妈妈肩上,轻拍背部。
乳头皲裂怎么办?如何预防?
母乳喂养的初期要特别注意乳房的护理,因为开始母乳喂养后,有些妈妈可能会遇到一些小麻烦,常见为乳头疼痛或皲裂。
预防的方法
就是要掌握正确的含接姿势,因为乳头是粘膜,乳晕是皮肤。若吸吮时有疼痛感,说明含接不正确,要重新含接。
解决的办法
1、哺乳后将乳汁涂在乳头上或使用乳头保护剂,不要使用肥皂,酒精和带香味的清洁剂,这些都可能导致乳头皲裂。
2、必要时用乳头保护罩或吸奶器。
3、要改善哺乳方法,不要轻言放弃。
妈妈乳房胀痛怎么办?
生理性乳房胀痛一般在自然分娩第二天,剖宫产后第三天,泌乳增多而乳腺导管不通畅,导致乳房血管和淋巴管充盈,乳房胀痛。出现涨奶的原因主要是早期吸吮不够,方法不正确,没有做到有效吸吮。
预防的方法
是尚未下奶之前就要做到有效吸吮。
解决方法
1、增加哺乳次数,哺乳前湿热敷,按摩乳房,有助于乳腺导管的通畅。
2、还要确保哺乳姿势及含接正确。
3、可背部按摩刺激射乳反射。
4、没有排空乳房的情况下使用吸奶器。
5、出现红肿热痛炎症表现及时就医。
母乳喂养好处多多,对宝宝、妈妈都益处大。从宝宝发育到产后恢复,各方面都有帮助。文中详细介绍了母乳喂养的知识,包括对宝宝、妈妈的好处,喂奶的各种细节等,希望能帮助新妈妈们更好地进行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