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肝护肝是大家关注的话题,中医有 10 个简单小方法,如叩头、梳头等,还有菠菜等 6 种食物能帮你。这些方法和食物能改善气血、疏泄肝胆,对养肝护肝很有帮助。
中医养肝护肝十法
1. 叩头
全身直立,用双手空拳轻叩头部。叩击时仅腕关节活动,肘关节避免大幅度伸屈。
叩击顺序:先从前额向头顶后部,再由后枕部向左右顶边缘部,最后回到前额,循环往复。
叩击次数根据个人感受,疲劳即止。
叩头可刺激头部经络,振奋阳气,促进肝胆经脉气血运行,百会穴等重要穴位也位于头部。
2. 梳头
使用木质梳子,每天梳头1次,每次3-5分钟,每分钟20-30次。
梳理顺序:先顺着发根梳理,再逆向梳理,最后再顺着梳理。
梳头力度要均匀适中,避免用力过猛损伤头皮。
梳头可刺激头部血液循环,并刺激肝胆经穴位,理肝气、益肝血,尤其对伴有头痛、眩晕、耳鸣等症状的慢性肝病患者有效。
3. 弯腰与扩胸
两脚分开站立,双手插腰。
1. 左右侧弯腰各30次左右。
2. 前俯后仰各30次左右。
3. 两臂进行扩胸运动数次。
此动作可疏通肝胆经络气血,扩胸运动还能促进肺部呼吸,帮助肝胆之气畅通,因为肝胆经循行于胁肋部(腋下到侧腰部)。
4. 击掌
两手侧平举,呈90度直角,手指伸直分开,用力击掌。
击掌需用力,使手掌发出声响,并产生轻微疼痛感。
一般20次左右即可。
击掌刺激手掌反射区,可调节周身气血,基于全息医学和中医经络理论。
5. 浴手
取舒适体位,心静神凝,两手合掌,由慢到快搓热。
慢性肝病患者常有肝气郁滞、瘀血阻络,导致手足不温。
浴手可改善手部血液循环,调节全身气血运行,缓解手部症状。
6. 搓耳
用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搓擦耳郭,刺激耳郭穴位。
次数视个人情况而定,一般20次左右。
足少阳胆经贯穿耳部,刺激耳郭穴位可疏肝胆湿热,缓解胁肋胀痛、腹胀厌食等症状。
7. 搓面
用浴手搓热的手掌,中指沿鼻两侧向下揉搓面部至发热。
一般20次左右,之后闭目,用指尖揉按眼部及周围。
搓面可刺激面部穴位,改善消化道症状,并改善眼部气血流通,间接护肝,因为肝开窍于目。
8. 搓颈
用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搓擦颈后部的风池穴和风府穴。
力量由轻到重,至发热,约20次。
按摩风池穴和风府穴可治疗头痛、眩晕等肝风内动引起的病证。
9. 缩唇呼吸
直立,双手插腰,进行腹式呼吸。
吸气后停顿片刻,然后缩唇缓慢呼气,直到完全呼出。
重复数次至十余次。
缩唇呼吸改善通气状态,锻炼呼吸肌,预防并发症。
10. 散步
散步是慢性肝病患者合适的运动方式,能促进气血循环,改善气血瘀滞,并有助于养肝明目,舒缓情绪。
春季养肝护肝食物推荐
1. 菠菜
菠菜具有补血、利五脏、滋阴平肝等功效,对肝气不舒、胃病等有辅助治疗作用。
但菠菜含草酸,烹饪前需焯水。
2. 枸杞
枸杞具有养肝、滋肾、润肺的作用,能保护肝细胞,改善肝脏功能。
但感冒发烧、炎症、腹泻者不宜食用。
3. 柠檬
柠檬具有疏肝解郁,促进毒素排泄的功效,肝火旺盛者宜食用,肝气不足者也应适量食用。
胃酸过多者应慎食。
4. 梨
梨具有润肺清心、消痰止咳、清热生津等功效,并能促进肝细胞再生。
尤其适合冬春季节发热及内热肝病患者。
5. 西红柿
西红柿具有滋阴功效,可作为肝炎患者的日常膳食,富含VC和番茄红素。
6. 西兰花
西兰花含有多种植物营养素,能帮助肝脏解毒。
烹饪时需注意避免过度加热,以免破坏活性物质。
中医 10 个养肝小方法及 6 种养肝食物,让你春季轻松养肝护肝。叩首、梳头等可鼓动气血;浴手、搓耳等能调节全身;散步等活动改善气血。菠菜等食物营养丰富,各有功效,快来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