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贫血常见,如何补血成焦点。中医有法,铁剂、维生素等各显神通,还可根据辨证用药。同时,多种补血食物也值得一试,如红糖小米大枣粥等,长期坚持能有效补血。
老年性贫血的治疗方法
西医治疗
老年性贫血的西医治疗主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贫血进行针对性治疗,例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最有效方法是补充铁剂。常用硫酸亚铁,每次服用剂量为0.3~0.6克,每日3次,疗程为6~8周,间隔3~6月后可再次进行治疗。建议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到规定剂量,饭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反应。为促进铁的吸收,可同时服用维生素C,每次0.1克,每日3次。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中维生素B12缺乏症的治疗方法是补充维生素B12。一般开始时用50微克,隔日肌肉注射(神经系统受损者剂量需加大),连续2~3周。待血象恢复正常后,改为每月注射1次,每次100微克作为维持剂量。神经系统受损者,维持剂量为每周1~2次,每次100微克,直至神经系统症状恢复或病变不再进展为止。需要注意的是,缺乏维生素B12者禁用叶酸,因为误用叶酸会加重神经系统症状,只有单纯叶酸缺乏症(无神经系统症状)才可以使用叶酸进行治疗。叶酸缺乏症的治疗方法是每天服用5~10毫克,每日2~3次,直至贫血完全消失。之后只要调整生活习惯,改善营养,消除感染诱因,通常无需维持用药。
病因治疗是所有治疗方法中最重要的一环。如果不消除引起贫血的根本病因,上述治疗方法都难以取得理想效果。例如,由钩虫病引起的贫血,必须先驱除钩虫,才能有效治疗贫血。
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老年性贫血根据不同的证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1、脾气虚弱型:表现为面色萎黄无华、神疲乏力、食欲不佳、大便稀溏等症状。治疗方法为益气健脾,常用方剂为香砂六君子丸,每次服用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2、肾气不足型:表现为畏寒肢冷、神疲气乏、食少便溏、脐腹冷痛、腰膝酸痛等症状。治疗方法为温补肾气,常用方剂为右归丸,每次服用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虫积型:除贫血症状外,还可能出现食后腹胀或嗜食生米、茶叶、泥土等异食癖。治疗方法为驱虫消积,常用方剂为化虫丸,每次服用6~9克,每日1~2次,饭前用温开水送服。
老年人补血食疗
除了药物治疗外,食疗也是老年人补血的重要方法。以下是一些适合老年人食用的补血食物和食谱:
1、红糖小米大枣粥:小米50克,大枣5粒,枸杞5粒,红糖适量。将小米、去核切片的大枣一起煮粥,最后加入红糖和枸杞即可。
2、双色补血汤:猪血100克,豆腐100克,韭菜一小把,骨汤,姜丝,蒜片适量。将猪血焯水后与豆腐、韭菜、姜丝、蒜片一起加入骨汤中煮熟,调味即可。
3、肝枣补血汤:猪肝30克,鸭肝30克,菠菜100克,干枣20克,水发木耳15克,姜5克,盐2克。将猪肝、鸭肝切片,与大枣、黑木耳一起煮30分钟后加入菠菜和调料,再煮5分钟即可。
4、猪肝瘦肉粥:鲜猪肝50克,鲜瘦猪肉50克,大米50克,油15毫升,盐少许。将猪肝和瘦肉剁碎,与盐、油拌匀后加入煮好的大米粥中煮熟。
5、三红汤:红枣7颗,红豆50克,花生(带红衣)60克。将三者加水熬汤至熟即可。这些食疗方法适合大多数贫血或缺血的老年人,但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食谱。
老人补血方法多样,中医有补充铁剂、维生素 B12、叶酸及病因治疗等。还可通过饮食,如红糖小米大枣粥等。这些方法长期坚持,能有效改善贫血状况,让老人拥有健康体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