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寒困扰众多女性,冬天手脚冰凉,严重时天气不冷也如此。那如何预防?可从生活细节入手,如光脚下床、衣物不干透、喝凉水、忽冷忽热、鞋底薄等都易致寒气入体。别担心,文末还有女性体寒能喝茶及六款花茶推荐哦。
如何判断体寒?
手脚温度是关键
中医认为,手脚是阳气灌溉的终点,手脚的温度反映着体内阳气的状况。如果手脚温热,说明体内阳气充足;如果手脚温度不够,甚至常年冰冷,就说明体内阳气不足,有寒气。医生用手感知手脚的温热程度,一般分为三种:
1、手足不温:手脚温度比正常温度低,感觉不暖和,是阳气亏虚的先兆,可能有轻微的寒气。
2、手足冰凉:手脚温度明显降低,摸起来凉凉的,有时还伴有出汗,说明体内阳气已经不足,寒气较重。
3、手足厥冷:手脚温度极低,甚至连肘关节、膝关节之下都是冰凉的,提示体内阳气极度亏虚,寒气过重,往往会直接伴随着疾病的发生。
其他体寒症状
除了四肢寒冷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症状也可能是体寒的表现,例如:
1、手脚心容易发热,总想挨着凉的东西,但人又特别怕冷,容易出虚汗,这可能是体内阳气太虚,不能回纳,就浮散于外,使手脚出现了虚热的假象。
2、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手脚温度是指持续一段时间的温度,而不是指一时的温度状况。例如有些人腹痛时也会伴随手脚冰凉,但疼痛缓解后,手脚温度就会恢复正常,这类特殊情况,不是寒气所导致的。
避免体寒的5个小窍门
1、不要光脚下床
很多年轻人早起后,匆忙中光着脚在地板上走,还有人半夜上厕所,迷迷糊糊不穿拖鞋,这些行为都会让地板上的寒气通过足底进入身体,进而游走全身,导致胃肠功能下降,腹痛、腹泻等问题。因此,卧室要常备一双柔软的平底拖鞋,天气太凉时还要穿上袜子。
2、衣服要干透
半干不湿的衣物会将湿气带入体内,埋下风湿病的隐患。没干透的衣服还是细菌的温床。因此,洗衣服后应尽量先用洗衣机甩干,晾在通风处;在气候潮湿的南方,可以用熨斗、电风扇、暖风机等加快水分蒸发。
3、少喝凉水
贪吃冰凉生冷食物,就相当于在体内开了个“大冷库”,长此以往,寒邪就会在体内安营扎寨。一年四季都应以温开水为主要饮品,天冷时还应通过饮食祛寒,葱、姜、蒜、辣椒、牛肉、羊肉这些温热的食物都可以排寒。生姜内所含的辛辣和芳香成分,有着重要的驱寒、发汗、止呕、解毒等功效。人体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泡上一杯姜汤饮服,可驱散寒邪,增进血液循环。
4、不要忽冷忽热
频繁出入空调房,天气突变时没有及时增减衣物,都属于这种情况。寒气在体内慢慢累积,就会引起肾虚、关节炎、长痘、长斑等问题。因此,从外面回到屋里时,不要马上打开空调,15分钟以后再开,并且要保证室内外温差小于6℃,否则会引发空调病。秋冬换季时,天气往往忽冷忽热,早晚温差大、寒气重,很多人后知后觉,依然穿着单薄的衣衫,导致寒气入侵。建议秋冬时勤看天气预报,外出多带件衣物,便于增减,外套一定要过腰过腹,利于腹部保暖。
5、鞋底不要太薄
鞋是直接接触地面的,如果鞋底太薄,凉气自然会进入人体。因此,应选择有一定厚度,且以牛津、橡胶材质为鞋底的鞋,并垫上鞋垫,隔凉效果好。脚容易出汗的人,最好随身备一双袜子,在出汗脚凉后及时换上,每天晚上最好用热水泡脚,保暖活血。此外,很多爱美的女性,在天气转凉时还穿着单鞋,有的甚至露着脚背,即使鞋底够厚,寒气依旧会从裸露的部分入侵,一定要选择包裹住脚面及脚踝的鞋。
体寒问题需重视,生活细节要注意。避免寒气入体,备好拖鞋袜子。衣服干透再穿,少喝凉水。别忽冷忽热,选好鞋底。关爱自己,远离体寒困扰,享受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