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学说话受家长影响大,要避开常见误区。刚出生宝宝虽听不懂,但重复话语能存于头脑。别过分满足宝宝需求,应引导其表达想法以锻炼语言能力。别用儿语,要了解语言发展阶段正确引导。别重复宝宝错误语音,用正确语言帮其调整发音。
宝宝学说话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认为宝宝听不懂
很多家长认为刚出生的宝宝听不懂大人的话,其实宝宝的学习能力很强。家长长时间向宝宝重复一句话,这句话的语言信息就会存在宝宝的头脑里。等到宝宝的智力发育了,再重复几次,宝宝就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到12个月左右,宝宝可能就会叫爸爸妈妈,也能理解别人的意思。比如叫宝宝拿什么东西,宝宝可能已经能明白那意思了。
误区二:过分满足宝宝的需要
宝宝已经明白了大人的话,但是还不会说。大人可以从宝宝的行为中知道宝宝想要什么。比如宝宝指着水壶,就证明宝宝想喝水。
如果家长直接把水壶递给宝宝,而没有让宝宝说出自己的想法,就会使宝宝的语言发展缓慢。家长应该引导宝宝说出要水的想法,这样才能锻炼宝宝的语言能力。
误区三:用儿语和宝宝说话
孩子的语言发展是有阶段性的,一般是先说单词句,然后发展为多词句,最后是完整的句子。家长在教宝宝学说话的时候要注意了解这一规律,正确引导孩子的语言能力。
很多宝宝在单词句阶段常常会说一些重叠的音,比如抱抱等,等到再大一点就会说两三个词的,比如吃饭饭,喝水水。在这个发展的阶段中,孩子说重叠词是因为语言的局限。
有些家长却跟着宝宝一起说重叠词,没有进一步引导孩子正确说话,这样会拖延孩子过多到说一句完整话的阶段。
误区四:重复宝宝的错误语音
刚学说话的宝宝可能发音不准,这是因为宝宝的发音器官发育不够完善,调节能力较弱,不能正确的掌握某些发音方法。
家长不要学孩子的发音,而要用正确的语言来和宝宝说话,这样就可以将孩子的发音调整过来。
在宝宝学说话时,家长需避开这些误区,避免影响宝宝语言发展。别认为宝宝听不懂就不交流,也别过分满足需求而忽略语言引导,不用儿语且勿重复宝宝错误语音,正确引导能让宝宝学得又快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