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 80%疾病与水有关,伤寒等五大疾病由水不洁引发。伤寒是常见传染病,源于食物或饮用水被污染。文中详述其症状及四期表现,还介绍了氟喹诺酮类等药物的治疗方法,帮助大家了解和预防这一疾病。
问题水引起的疾病—伤寒
伤寒的定义
伤寒,又称为肠热症、肠窒扶斯、湿温伤寒、肠伤寒、伤寒热,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在世界各地都曾发生。伤寒是由伤寒杆菌造成的急性肠胃道传染病,伤寒杆菌会破坏小肠壁,造成高烧及内出血。
通常起源于食物或饮用水遭到带原者粪便所污染,很快造成大流行。
伤寒的症状
伤寒的潜伏期为7~23天,多数为10~14天,整个病程4~5周。典型伤寒的临床表现分为以下四期:
1. 初期
病程第一周。多数起病缓慢,发热,体温呈现阶梯样上升,5~7日高达39~40℃,发热前可有畏寒,少有寒战,出汗不多。常伴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不振、腹部不适等,病情逐渐加重。
2. 极期
病程第2~3周。出现伤寒特有的症状和体征。
1. 持续高热,热型主要为稽留热,少数呈弛张热或不规则热,持续时间10~14天;
2. 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不振明显,舌苔厚腻,腹部不适,腹胀,可有便秘或腹泻,下腹有轻压痛;
3. 心血管系统症状:相对缓脉和重脉;
4. 神经系统症状:可出现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听力减退,重症患者可有谵妄,昏迷或脑膜刺激征(虚性脑膜炎);
5. 肝脾大:多数患者有脾大,质软有压痛。部分有肝大,并发中毒性肝炎时,可出现肝功异常或黄疸;
6. 玫瑰疹:于病程第6天胸腹部皮肤可见压之退色的淡红色斑丘疹,直径2~4mm,一般在10个以下,分批出现,2~4日内消退。
3. 缓解期
病程第3~4周,体温逐渐下降,症状渐减轻,食欲好转,腹胀消失,肝脾回缩。本期可出现肠穿孔、肠出血等并发症。
4. 恢复期
病程第5周,体温正常,症状消失,食欲恢复,一般在一个月左右完全康复,但在体弱或原有慢性疾患者,其病程往往延长。
伤寒的治疗
药物治疗
1. 氟喹诺酮类
抗菌谱广,杀菌作用强,口服吸收完全,体内分布广,胆汁浓度高,副作用少,不易产生耐药,用作首选。氧氟沙星300mg,每日2~3次口服,或200mg,每8~12小时1次静脉滴注;也可选用环丙沙星等。疗程为2周。儿童及孕妇慎用或忌用。
2. 头孢菌素类
以第二、三代头孢菌素效果较好,胆汁浓度高,复发者少,常用于耐药菌株的治疗及老年伤寒和儿童伤寒的治疗。
3. 氯霉素
氯霉素可用于非耐药菌株伤寒的治疗。在疗程中应每周查血象2次,白细胞《2.5×109/L应停药,更换为其他抗菌药物。伴有G-6PD缺陷的患者,用药后可发生溶血。本药对带菌者无效。婴幼儿、血液病、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
4. 氨苄西林
其适应证为:①对氯霉素等有耐药的患者;②不能应用氯霉素的患者;③妊娠合并伤寒;④慢性带菌者。疗程不短于2周。本药优点是胆汁浓度高。
5. 其他
对耐药菌株引起的伤寒尚可选用阿米卡星及利福平等药物,但应注意其对肝、肾的毒副作用。
饮用问题水易引发伤寒等传染病,了解其症状和治疗方法很重要。伤寒症状多样,分四期,治疗药物多样,各有特点。需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药物,同时注意用药注意事项,以防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