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常见,大便次数增多如稀水。夏天秋季发病高易流行,多因脾胃不足外邪入体。今天为大家讲讲常见原因,包括病毒感染、受寒、积食、脾胃虚弱等,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小儿腹泻的常见原因

1. 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是引起小儿腹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特别是轮状病毒。轮状病毒感染的典型症状是稀薄的水样便,类似米汤或蛋花汤,没有明显腥味。孩子通常会吃什么拉什么。
病毒性腹泻起病快,潜伏期在1~3天。感染初期可能出现流涕、轻咳、鼻子不通等症状,类似感冒。常伴有发热,发病1~2天后常会呕吐,随后出现腹泻。
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又称秋季腹泻,在换季时更容易发生,温差较大。夏季过量食用冰饮会导致肠道功能下降,免疫力降低,更容易引起感染。小婴儿尤其容易受到影响。

2. 受寒

孩子晚上吹空调过凉吹到肚子,睡觉踢被子,或者吃了过多的冰冷食物,都有可能导致身体受凉,引发肠道蠕动过快,从而导致腹泻。
受寒引起的腹泻表现为水状便,呈绿色,有泡沫,但不臭。宝宝可能会头晕、头痛、怕冷等。
很多父母在遇到这种状况时会感到无助,不知道该怎么办。建议及时带孩子去附近的医院检查,找到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护理和调理。

3. 积食

宝宝的胃肠道功能比较弱,消化酶不足,胃体积小,需要格外注意喂养。如果喂食不当,很容易导致积食。一些宝妈没有留意,硬给孩子喂食或者给孩子吃一些消化不良的食物,会加重积食,导致腹泻。
积食引起的腹泻表现为大便臭,颜色偏黄,有酸味,肚子胀,食欲不振,睡眠不好。
父母在喂养孩子时要格外注意,避免给孩子吃过量的食物,尤其要避免给孩子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如油腻的食物、生冷的食物、甜食等。

4. 脾胃虚弱

脾胃虚弱会导致宝宝头发稀疏,舌苔发白。脾胃虚弱与父母的生活方式和营养素的缺乏有关。
脾胃虚弱引起的腹泻可能与积食引起的腹泻同时存在。因为脾胃虚弱会导致消化不良,而消化不良又会引起积食。
脾胃虚弱的宝宝更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饮食不当、气候变化、过度劳累等等,从而导致腹泻。


宝宝的免疫系统还在不断完善,相比成年人来说,他们的肠胃调节功能比较差,更容易出现腹泻。 虽然腹泻不可怕,但关键在于如何进行调理。父母要做好功课,不要掉以轻心,对待孩子的成长应该更加细心。

小儿腹泻原因多样,病毒感染、受寒、积食及脾胃虚弱等皆可引发。夏季秋初发病较高易流行,不同原因表现各异。爸妈需注意孩子饮食、保暖,及时就医,做好功课,细心呵护,让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