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阳气升发,人们若不注意饮食起居,易出现各种上火症状。那么,春季如何祛火呢?专家表示,盲目服用败火药不可取,应到医院请医生辨证施治。此外,日常饮食也可起到预防上火的作用,如多吃一些益气养阴、清理胃肠湿热的食物。
春季祛火,老中医支招!
春季上火的原因
春季万物复苏,阳气上升,天气逐渐变暖,但北方春季风多且干燥,人们容易因此出现各种上火症状。春节期间饮食起居不规律,大量喝酒、吃肉,活动频繁,熬夜等都容易加剧内热,导致上火。
专家认为,春季上火多为“湿热”,表现为咽干、喉痛、鼻干、舌苔偏厚、呈黄腻或白腻的症状。
上火不要盲目吃药
很多患者习惯一上火就吃黄连上清丸、三黄片、牛黄解毒片等败火药物。专家提醒,这种做法不科学,因为此类药物都是苦寒清热的药性,不利于祛湿毒,服用后“热”祛了,湿毒反而越发重了。
正确的做法是出现上火症状后,要到医院请医生辨证施治,以免盲目服用降火药使体内阴气过重、阳气不足造成身体各器官功能下降。
对于火气较重的患者,可以服用黄连上清丸、三黄片等药物,但服用2-3天后即要停药,以免损伤胃气。
饮食进补巧清“湿热”
春季可以多吃一些益气养阴的食品,如:
1、胡萝卜
2、豆腐
3、莲藕
4、荸荠
5、百合
6、银耳
7、蘑菇
8、鸭蛋
有条件的也可以适量进食一些甲鱼。
具有清理胃肠湿热功效的低脂肪、高纤维素、高矿物质的食物,比如:
1、新鲜的荠菜
2、韭菜
3、芹菜
4、菠菜
5、香椿等
对于有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可以将香菜、葱、姜及适量的醋熬成汤服用,能起到发散内热的作用。
绿豆芽、黄豆芽、黑豆芽、蚕豆芽、豌豆芽等豆类食品对肝气疏通、健脾和胃有较大的益处,日常可以坚持食用。
有条件的还可以熬些胡萝卜粥、山药粥、菊花粥、枸杞粥、番茄鸡蛋汤食用,同样能达到春季养肝的目的。
春季阳气升发,饮食起居不规律容易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上火症状。医生提醒,盲目服用降火药可能会损伤胃气,应在医生指导下对症治疗。预防胜于治疗,日常饮食可多吃一些益气养阴、清理胃肠湿热的食物,有助于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