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过劳死、猝死等新闻频现,引发对职业病的关注。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人数众多且呈年轻化趋势,过劳死人数也居高不下。白领们需警惕,以下为您介绍相关职业病及预防方法。
白领健康警钟:警惕职业病的8大“杀手”
近年来,过劳死、猝死等新闻频繁出现,也逐渐引起了人们对职业病的关注。白领群体作为现代社会的主力军,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环境中,更容易受到职业病的困扰。以下是白领们需要警惕的8大职业病,以及如何预防和应对:
1. 猝死:年轻人的“夺命杀手”
一项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人数高达54.4万人,每天至少有1000多人猝死。近年来,猝死呈现年轻化趋势,成为威胁年轻人的“夺命杀手”。
心源性猝死是指突然发生的自然死亡,大多数是由心脏疾病引起。冠心病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导致的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会使病人病情迅速恶化而致猝死。即使是表面看起来健康的“健康人”,也可能发生猝死。
诱发猝死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过度劳累、周围环境的强烈刺激、饱餐或大量饮酒等。此外,精神紧张、长时间脑力劳动、过度悲伤忧虑、过度情绪激动、睡眠不足等也会导致猝死。
预防猝死的妙计:
1. 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清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心态平和、避免大喜大悲、定期体检、经常给自己减压、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2. 注意心源性猝死早期症状:如不明原因的牙痛、咽喉痛、咽部有阻塞感、肋骨下疼痛、胃痛、上腹痛、肩痛、背痛等,及时就医。
3. 发生猝死时,立即拨打120求救,并进行心肺复苏。
2. 过劳死:职场人的“沉默杀手”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过劳死亡的人数高达60万人,已超过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随着“职场过劳死”新闻的频频曝光,“过劳死”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它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开始威胁着每一个人。
“过劳死”是指因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重、心理压力太大,而引发的身体潜在疾病急性恶化,最终导致死亡。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亚健康人群不断增多,尤其是30岁至40岁的中青年患者。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多的年轻人,往往压力越大,越容易“亚健康”。
导致过劳死的因素包括工作压力过大、不良生活习惯、小病不及时治疗等。
预防过劳死的妙计:
1. 改掉不良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避免熬夜、按时睡眠、生活规律、健康饮食、适量运动。
2. 小病及时治疗:不要“扛”病,一旦发现身体不适,及时就医。
3. 工作要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学会放松自己,避免过度劳累。
4. 及时减压:当压力过大时,要学会减压,避免压力积累导致身体健康状况恶化。
面对职业病的威胁,白领们要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及时关注身体状况,才能更好地保护自身健康,远离职业病的困扰。
白领们,职业病危害不容小觑。关注健康,从现在做起,养成良好生活方式,警惕各类职业病,让我们的工作与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