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把儿子当女儿养致其成同性恋”新闻引关注,21 岁大学生小宇及母亲引发疑问。专家称儿子当女儿带易致性别错位,家庭教育失误是主因,3 岁起应培养孩子性别意识,避免孩子性格发展偏差,带给孩子心灵伤害。
儿子当成女儿养,会造成性别错位吗?
专家解读:性别教育比性教育更重要
最近,一则“把儿子当女儿养,养成同性恋”的新闻引发热议。许多人不禁质疑:母亲把儿子当女儿养真的会导致儿子成为同性恋吗?资深心理专家指出,父母在孩子的性启蒙和性别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18岁以下的孩子,成长经历时刻都在影响着他们的性取向。单亲家庭、孩子由男方或女方独自抚养教育,甚至给孩子不当的穿着打扮等,都容易造成孩子性别错位。
虽然不能完全明确案例中当事人成为同性恋的具体原因,但母亲从小把他当成女孩子带,肯定是不对的。因此,父母应该在孩子小时候就注意性别教育方面的培养,男孩用男孩的方法带,女儿要用女孩的方法养,对他们的性别培养肯定更有好处。
家庭教育失误导致性别感错位
家庭教育的失误是造成性别感错位的另一个主要原因。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于是男孩当女孩养和女孩当男孩养的情况并不少见。结果有些男孩长大了行为类似女生,经常遭到嘲笑,要经过艰难的抵抗,才能恢复“正常”。
性别角色是以性别为标准进行划分的一种社会角色,它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如人们要求男性行为体现出阳刚之气,女性行为表现出阴柔之美。虽然男女性别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性别角色却是从儿童时期受到成人影响、教育的结果。而对孩子性别教育的缺失,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的。结果很容易造成孩子性别角色的错位,带给孩子的将是心灵的扭曲和伤害。
3岁起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
心理研究指出,人在3岁左右就有性别意识了,3岁后孩子逐渐意识到“男女有别”并开始以男女自居。随着一点点长大,孩子对男和女的着装、行为举止、性格特征会逐渐形成全面认识,也就逐渐形成了心理性别。因此,专家提醒家长,为避免孩子性格发展出现偏差,最好从3岁前就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如告诉孩子男孩和女孩的差异。
3 岁起培养孩子性别意识很重要,父母在性启蒙和性别教育中角色关键。孩子 18 岁前成长经历影响性取向,单亲家庭等易致性别错位。小宇案例说明妈妈把儿子当女儿养不对,男孩用男孩方式带,女孩用女孩方式养更有益孩子性别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