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生活水平提升,食物不缺却疾病增多。其实适当饿肚子能增强抗病毒能力,细胞营养不足时抗病毒机制更活跃,而营养过盛会降低免疫机能。中医提倡“粗茶淡饭”,过高营养已致慢性病,还加重肾脏负担、诱发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免疫力低,整体营养过剩也有影响。
适度饥饿,增强抗病毒免疫力
细胞营养不足,抗病毒机制更活跃
现代人生活水平提高,食物和零食唾手可得,很少有人体会到饥饿的滋味。然而,疾病却因此越来越多。实际上,适度的饥饿反而可以增强身体的抗病毒能力。最新的研究发现,当细胞营养不足时,机体的抗病毒机制更加活跃;反之,细胞营养过于富足,则会降低机体的抗病毒免疫机能,病毒更容易趁虚而入。
过剩营养,降低免疫力,助长慢性病
细胞的营养来源于食物,适度的饥饿可以提升体质,这也是中医一直提倡的“粗茶淡饭”,而非“肥甘厚味”。“肥甘厚味”指的是蛋白质、脂肪含量高的食物,这些食物虽然可以提供能量,但在经济不发达时期,人们营养不足的时候,它们的缺乏确实影响了健康。
然而,在如今营养过剩的时代,过高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的摄入已经成为慢性病的主要诱因。过高的蛋白质代谢会加重肾脏负担,总体热量摄入过高则会导致糖尿病,而糖尿病是许多慢性病的基础。慢性病患者的免疫力普遍低于正常人,除了基础疾病本身之外,过剩的营养也在助长慢性病的发展。
适度饥饿,提升免疫力
为了增强免疫力,人们普遍认为必须吃得好,营养好。但事实上,适度饥饿可以提升免疫力。
1. 减少营养过剩:适度饥饿可以降低身体对营养的吸收,从而减少营养过剩,避免慢性病的发生。
2. 增强细胞抗病毒能力:适度饥饿可以促进细胞的自我修复和再生,增强细胞的抗病毒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
3. 减少炎症反应:适度饥饿可以降低体内炎症反应,减少慢性病的发生。
4. 延长寿命:研究表明,适度饥饿可以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适度饥饿并非意味着挨饿,而是指合理控制饮食,减少不必要的营养摄入,保持健康的体重,从而提升机体免疫力,抵抗疾病。
生活水平提升,食物不缺却疾病增多。适度饥饿能提升体质,中医提倡“粗茶淡饭”。如今,过高营养成慢性病主因,蛋白质等摄入过高加重肾脏负担,引发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免疫力低,整体营养过剩亦不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