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黄疸
老年肝癌的临床表现与症状分析
肝癌的症状通常首先表现在肝部,但也可能影响其他部位。常见的症状包括肝区疼痛、肝肿大、黄疸、肝硬化征象以及恶性肿瘤的全身性表现。肝区疼痛多为持续性胀痛或钝痛,肝肿大呈进行性,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伴有不同程度的压痛。黄疸通常在晚期出现,可能是由于肝细胞损害或胆道梗阻引起。此外,肝癌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
亚临床肝癌常见症状及体征探讨
原发性肝癌初期往往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即使到了晚期也可能仅有轻微症状,甚至通过甲胎蛋白(AFP)普查发现的早期病例可能完全没有症状,这类情况被称作亚临床肝癌。对于有症状且主动就医的患者,肝癌通常已进展至中晚期阶段,常见症状包括肝区疼痛、食欲下降、疲乏无力以及体重减轻,同时肝脏肿大。肝癌的晚期症状中,...
脸色其实是健康的阴晴表
中医认为五官与五脏健康相关,观察五官变化能掌握健康状况。如脸色潮红可能心脏有问题,长斑警惕妇科疾病,发黄或发黑分别提示脾虚、肾虚。嘴巴方面,唇色过红防上火,苍白可能贫血。晨起流口水肠胃弱,口臭或因胃火等。
早产儿出现黄疸应如何处理?
早产儿黄疸比足月儿出现早、程度高、持续久。足月儿黄疸2-3天出现,7-10天消退,胆红素浓度不超220.6μmol/L;早产儿略迟,2-3周消退,胆红素不超256.5μmol/L。早产儿黄疸成因多,如肝脏发育不成熟等,高胆红素更易致核黄疸,合并症会加剧黄疸,父母需多费心照料。
警惕!正确识别胆囊癌,避免误诊延误治疗
胆囊癌早期常无症状,出现右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时应就医,否则易延误诊断。其在临床上不多见,与遗传、职业等有关,我国发病率低。因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误诊,预后差,5年成活率低于5%。多发生在胆囊底部,可引起梗阻、黄疸等。可通过肿瘤标志物、彩色B超、CT、超声内镜等检测诊断,需与胆囊息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