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起的重要性与好处
(一)增强背部肌肉力量
背起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背部肌肉锻炼方式。通过这个动作,可以充分锻炼到竖脊肌、背阔肌等背部主要肌肉群。据相关研究表明,定期进行背起运动能够显著提升背部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例如,坚持做背起运动的人群在一段时间后,其背部肌肉力量可提高 20%至 30%。这不仅有助于提升身体的稳定性,还能在日常生活和其他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当我们进行背起运动时,身体的重量主要由背部肌肉承担,这就促使背部肌肉不断收缩和舒张,从而逐渐增强肌肉的力量。
(二)改善体态姿势
良好的体态对于身体健康和形象都至关重要。背起运动在改善体态姿势方面效果显著。它能够帮助我们保持背部挺直,预防驼背和圆肩等不良体态。现在很多人由于长时间久坐、低头看手机等不良习惯,容易出现含胸驼背的问题。而背起运动可以有效地锻炼背部肌肉,增强背部的支撑力,使我们的身体自然地保持挺拔的姿势。长期坚持进行背起运动,还可以改善身体的平衡和协调性,让我们拥有更加优雅的体态。
(三)缓解亚健康问题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腰背疼痛和颈部僵硬是常见的问题。背起运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些亚健康状况。当我们进行背起运动时,背部肌肉得到锻炼,血液循环得到促进,这有助于缓解腰背肌肉的紧张和疲劳,减轻疼痛。同时,背起运动还可以活动颈部和肩部关节,缓解颈部僵硬的问题。此外,背起运动还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进一步改善亚健康状态。
二、背起的标准动作
(一)不同版本的俯卧背起
《俯卧背起正确做法 - 悠悠天气网手机版》版本:
动作要点:俯卧于平椅上,保持腹部位于平凳上部,并与之保持平行。保持胸部上方以及头部悬空于平凳的边缘之外。双脚位于平椅下方,并钩住平椅以保持身体稳定。将双手放置于头部两侧,并将双手手指与两耳接触。弯曲双臂肘关节,并将肘关节向外支出,将身体的上部躯干向上抬起,离开平凳表面约 8 - 12 英寸。然后将身体上部躯干缓慢、小心下移至初始位置。
注意事项:整个动作过程要保持平稳,避免突然发力造成身体损伤。
《健身打卡(34)》版本:
动作要点:趴在地上,双手抱头。有对象的让对方坐在自己的脚上。用力挺身起。
注意事项:如果没有他人辅助,可寻找其他固定物体压住脚部,确保动作过程中身体稳定。
(二)平板俯卧哑铃划船
平板俯卧哑铃划船固定了背部和双腿,动作具体步骤为:俯身趴在上斜凳上。双手各握一个哑铃,双臂自然下垂,掌心朝内。呼气,肩胛骨收缩,肘部弯曲,将哑铃上提至身体两侧;在顶端保持背部肌肉收紧,吸气,将哑铃下放至起始位置。这个动作能有效锻炼三角肌后束,通过增加哑铃凳的高度,可以增加运动距离,减少两侧肩胛骨的收缩,手肘向身体两侧打开,顶部上臂与地面平行即可。
(三)上斜俯卧哑铃划船
上斜俯卧哑铃划船采用上斜俯卧位,直接向上提起哑铃。具体做法是将哑铃凳调节为上斜 45 度角,俯卧趴下之后,将下巴贴于哑铃凳边角,上提哑铃做一个挺胸,将两个肩胛骨充分收缩。这个动作更多的受力点在斜方肌上,能有效锻炼斜方肌。
(四)俯身反握哑铃划船
俯身反握哑铃划船的姿势为:双腿分开约与肩同宽站立,腰背部挺直,核心收紧,双手反握哑铃垂于体前。保持身体稳定,屈髋微屈膝向前俯身,至躯干几乎与地面平行。背部以及肱二头肌发力带动双臂屈肘,使大臂沿着躯干向腹部方向拉起哑铃。这个动作对背阔肌有很好的刺激作用,在提起哑铃至高位时,背阔肌就能得到收缩刺激。
(五)单臂支撑哑铃划船
单臂支撑哑铃划船利用单手、单腿支撑在凳面,全程保持头部、背部和臀部在一条直线。外侧手握住哑铃垂于体前,保持身体稳定,背部肌肉发力带动活动手臂屈肘,使大臂贴近身体向臀部方向拉起哑铃。这个动作可以刺激单侧背阔肌和上背小肌群,能始终保持背部中立位,减少下背部压力,可以提起更大的哑铃重量。
(六)屈腿半程哑铃硬拉
屈腿半程哑铃硬拉动作模拟了杠铃硬拉,但是减少了哑铃下放幅度。双手持哑铃呈对握内八姿势,俯身向下时略微屈膝,两侧手臂始终处于伸直状态,利用背部拉起重量,回位之后再做一个外旋动作。这个动作可以更多的刺激下背部竖脊肌,在起身之后做一个挺背的姿势,能明显感觉到下背部的充分收缩感。
三、背起双手间距的讲究
(一)引体向上双手间距对背起的启示
引体向上中,双手间距的不同会带来不同的训练效果。宽距引体向上更加侧重于背阔肌的使用和拉伸,能增加背部肌肉的宽度和厚度;窄距引体向上则更多地使用到肱二头肌和前臂的力量,有助于增加肱二头肌的围度和力量,同时也能锻炼到前臂的肌肉群。对于背起动作来说,不同的双手间距也可能会影响到不同肌肉群的参与程度。例如,较宽的双手间距可能会更多地刺激到背部的宽阔肌肉群,如背阔肌等,增强背部的宽度;而较窄的双手间距可能会使手臂和肩部的肌肉更多地参与,对于加强背部的支撑力和稳定性可能有一定的帮助。
(二)下拉类动作中的双手间距选择
在六个下拉类动作中,双手间距的作用各不相同。比如直臂下拉,双手间距与肩同宽,能针对背阔肌、大圆肌、肱三头肌长头进行锻炼。正握引体向上,握距比肩部宽一个半拳头(单侧),是发展背阔肌的经典动作。宽距颈前正握高位下拉,双手握距为肩宽的 1.5 倍,可有效刺激背阔肌,但对肩部压力较大。反握高位下拉,握距与肩同宽,集中刺激斜方肌、菱形肌、肱二头肌。宽距颈后正握高位下拉,双手间距为 1.5 倍肩宽,刺激背阔肌、大圆肌,不过对颈椎压力较大。绳索 W 形高位下拉,兼顾刺激斜方肌、菱形肌、背阔肌。在背起动作中,可以参考这些下拉类动作的双手间距选择。如果想要重点锻炼背部的宽阔度,可以适当增加双手间距;如果想要增强手臂和肩部的参与度,稳定背部,可以选择较窄的双手间距。同时,还需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训练目标来进行调整,避免因不适当的双手间距选择而导致受伤或训练效果不佳。
四、背起的训练频率与计划
(一)每周训练次数建议
一般来说,对于初学者,每周进行背起训练 1 - 2 次较为合适。因为初学者的背部肌肉力量相对较弱,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适应训练强度,避免过度训练导致肌肉损伤。随着训练的进行和身体适应能力的提高,可以逐渐增加训练次数,但每周也不宜超过 3 - 4 次。对于有一定训练基础的人群,如果以增强背部肌肉力量为主要目标,可以每周进行 2 - 3 次背起训练;如果以塑造背部线条为目标,可以适当增加训练次数,但也要注意给肌肉足够的恢复时间。据研究显示,背部肌肉的恢复时间通常需要 48 - 72 小时,因此每周训练次数不宜过多。
(二)训练计划安排
以下是一个全面的背部训练计划,包括硬拉、引体向上、上斜划船等动作:
周一:硬拉与引体向上
硬拉:做 3 - 5 组,每组 8 - 12 次。硬拉属于力量训练,要求大重量、多组数、低次数、短间歇地进行训练。在进行硬拉训练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重量,根据自身力量来选择,最适合增长肌肉重量的重量是该重量下你最多能连续做 6 - 12 次。同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受伤。
引体向上:做 3 - 4 组,每组 8 - 12 个。引体向上是一个锻炼上肢肌群的黄金动作,长期坚持引体向上训练,可以提升上肢力量,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在做引体向上时,要注意保持身体挺直,不要弯曲腰部或背部,依靠肌肉的力量拉起身体。
周三:上斜划船与杠铃划船
上斜划船:做 3 - 4 组,每组 10 - 12 次。上斜俯卧哑铃划船可以说是众多背部训练动作中最安全的一个,能够尽可能的减轻脊柱的负担,而且对于股二头肌灵活性的要求也不高。在进行上斜划船训练时,要注意将肩胛骨向后挤压,肘部弯曲,将哑铃提到身体两侧位置,拉到顶时停住,坚持 1 - 2s 的时间,然后缓慢放下。
杠铃划船:做 3 - 4 组,每组 8 - 10 次。杠铃划船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背部训练动作,能够重点刺激斜方肌和菱形肌,使背部线条更加紧致。在进行杠铃划船训练时,要注意保持整个躯干在训练中绷紧状态,避免腰椎受伤。
周五:坐姿划船与山羊挺身
坐姿划船:做 3 - 4 组,每组 10 - 15 次。坐姿划船主要训练中下背,在进行训练时,可以选择不同的把位进行训练。
山羊挺身:做 3 - 4 组,每组 12 - 16 次。山羊挺身是一种针对下背部的训练方式,能够锻炼下肌,强化核心肌群,保护我们的脊椎。在进行山羊挺身训练时,要注意保持身体稳定,避免过度用力导致疼痛和不适。
在进行背部训练时,要注意组间休息时间,一般控制在 1 - 2 分钟以内。同时,要注意饮食和休息,保证充足的营养和睡眠,促进肌肉的恢复和生长。
五、总结与展望
背起作为一种重要的健身动作,在增强背部肌肉力量、改善体态姿势以及缓解亚健康问题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效果。不同的双手间距选择可以针对不同的肌肉群进行训练,而合理的训练频率和计划则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健身目标。
在健身过程中,背起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塑造良好的身体形态,还能提升我们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通过科学地进行背起训练,我们可以增强背部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改善不良体态,缓解腰背疼痛和颈部僵硬等问题。同时,背起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让我们拥有更加健康的身体。
对于读者来说,科学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背起训练之前,我们应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训练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训练动作和双手间距。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受伤。同时,要合理控制训练强度和频率,给肌肉足够的恢复时间。此外,饮食和休息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保证充足的营养和睡眠,促进肌肉的恢复和生长。
展望未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背起等健身动作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我们可以期待更多的人加入到健身的行列中来,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和合理的饮食休息,获得更好的身体状态和健身效果。同时,也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研究和创新,为我们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健身方法和训练设备,让我们的健身之路更加轻松和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