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尿床常见,稍不留意就发生。这让许多家长头疼,那宝宝经常尿床到底好不好?有哪些危害?又该怎么办呢?一起来了解相关内容吧。

宝宝经常尿床怎么办?

1、不要把尿

有些家长习惯给孩子把尿,即使孩子没有尿意也把尿,这会导致孩子没有憋尿意识,膀胱得不到锻炼,容量变小,容易造成宝宝尿床。

2、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

孩子尿床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膀胱功能会越来越成熟,自然而然就会好转。这需要孩子和父母都耐心等待。

3、调整生活方式

在睡觉之前,可以叫醒孩子上厕所,睡前也不能吃一些含水分多的食物,如西瓜、哈密瓜、橘子、梨等。

4、适当的时机进行如厕训练

研究发现,许多在18个月以前便开始接受训练的宝宝,直到4周岁后才学会自己大小便;相反,那些在2周岁开始训练的,到3周岁时几乎都能自己上卫生间了。如厕训练先从白天开始,晚上可以继续让孩子穿着纸尿裤。如果连续几天发现纸尿裤里的尿液很少甚至没有,那么晚上也可以尝试不给孩子穿纸尿裤了。

5、安抚孩子

告诉孩子,尿床没什么大不了的,不需要为此感到羞愧。如果孩子希望你帮ta保守这个秘密,那么就要说到做到,不给孩子心理压力。

6、给孩子更多的关注

如果孩子失落、生病或者感到自己不受父母关注时,也可能会引起尿床。建议爸妈们,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让孩子体会到你们的爱,焦虑减少之后,孩子尿床的现象也会随之减少。

尿床产生哪些危害?

1、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伤害

孩子会产生自卑、内疚、恐惧、胆小、焦虑、神经质等心理问题,上学的时候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烦躁不安等。

2、对生殖系统带来的危害

小儿尿床不治,孩子将来长大了,有可能会出现男子少精、早泄、阳痿、无精、死精。女子月经不调、痛经、白带清稀、头发干枯、不孕不育等。

3、对生长发育的危害

爱尿床的孩子大多会伴有食欲不振,吸收能力差,形体消瘦,发育迟缓,身材矮小,体弱多病等情况。

4、对神经系统的危害

少儿尿床跟神经系统发育有关,这类孩子大多晚上睡眠昏沉、多梦咬牙、烦躁不安、情绪不稳。

5、可能是其他疾病的信号

大约10%的夜遗尿患者为继发性遗尿症,可能继发于尿路感染、糖尿病、尿崩症、尿道畸形、神经源性膀胱、便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疾病,若不及时就医,延误疾病的发现和治疗,会严重危害孩子的健康。

宝宝尿床原因

1、膀胱发育还没成熟

膀胱发育还没成熟,储尿的能力不如成人。

2、晚上睡觉前喝了过多的水

晚上睡觉前喝了过多的水,或者吃了含水量比较多的食物,比如西瓜。

3、生活坏境的影响

如搬了新家,或换了照顾者。

4、孩子生病,或压力太大

比如开学。

5、孩子心理上认为得不到父母的喜爱,失去关注

孩子心理上认为得不到父母的喜爱,失去关注。

6、有尿床家族史

爸爸、妈妈,或家里其他人小时候也有同样的情况。

孩子尿床虽常见,却需正确对待。别指责,耐心等孩子成长,调整生活方式,适当如厕训练,安抚孩子情绪,给予更多关注。它虽非大事,但需重视,避免对孩子心理、生长等方面造成危害。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