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为孩子不好好吃饭而烦恼,追着喂、哄着喂。其实,这可能是多方面原因导致。孩子个体差异大,自我认识发展后有自己想法,餐桌规矩也很重要,营造轻松环境,母亲饮食习惯也有影响。父母应平常心对待,引导孩子愉快进食。
为什么宝宝吃饭这么费劲?
家长以为孩子吃不饱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应该多吃才能长高,所以总是担心孩子吃不饱,追着喂,哄着喂。然而,宝宝在一周岁后,发育速度逐渐减缓,对热量的需求也会慢慢降低,尽管他们比以前更活泼,活动量更大,但需要的食物并不会增多。家长无需过度担心宝宝吃不饱,只需要保证宝宝均衡饮食,满足基本营养需求即可。
每个孩子其实都不一样
有的宝宝喜欢尝试新鲜食物,有的则对新食物保持谨慎,甚至拒绝尝试。有的宝宝胃口很好,有的宝宝则吃得很少。这些都是因为宝宝的个体差异,包括情绪、身体代谢水平、咀嚼力、肠胃消化水平等因素导致的。每个宝宝的胃口和饮食偏好不同,家长无需用统一的饭量标准来要求孩子,更不要强迫胃口不佳的宝宝进食。
宝宝自我认识发展后想自己做决定
随着宝宝的成长,他们逐渐能够区分饥饿和吃饱的感觉,并对食物有自己的喜好。对于正踏上独立之路的宝宝来说,表达自己的意愿比进食更有意义。因此,父母没有必要自作主张决定宝宝应该吃什么、吃多少,应该尊重宝宝的选择,让宝宝自己做决定。
餐桌规矩
1、为了避免餐桌大战,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宝宝的餐桌规矩,建立良好的进食习惯。
2、每次准备的食物不要太多,不要过于频繁地更换食物,要给宝宝时间去慢慢尝试和接受。
3、事先与宝宝达成一致,不要一边吃饭一边提要求。
4、控制正餐和零食的时间,避免宝宝吃零食影响正餐。
轻松愉快的进餐环境
宝宝的进餐环境应该是轻松愉快的,避免对孩子造成强迫感,导致孩子拒绝进食。在纠正孩子挑食或偏食的过程中,切记不要简单粗暴,要循序渐进,用耐心和鼓励引导宝宝。如果孩子是因为疾病引起的不想吃,可以针对疾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母亲的饮食习惯
一些研究数据表明,母亲怀孕期间的饮食喜好可以通过羊水影响着胎儿,比如喜欢吃辣椒的母亲,孩子出生后更容易接受辣椒。因此,宝妈不必对孩子吃东西方面给出过多意见,只要孩子的成长发育指标在正常范围内,父母可以用平常心对待,不要勉强孩子多吃或强迫他吃不喜欢的食物。
家长情绪对孩子食欲的影响
家长训斥孩子会导致孩子情绪不佳,进而影响食欲和味道的选择。当孩子处于叛逆期的时候,他们更想通过反抗来表现自我,满足好奇心,探索欲强,家长要善于引导,转移孩子的兴奋点,使孩子能够顺利进食。
父母别再为孩子不好好吃饭犯愁啦。孩子个体差异大,家长别用统一标准要求。要给孩子自主决定的空间,建立餐桌规矩,营造轻松环境,注意母亲饮食习惯影响。别训斥孩子,善于引导,让吃饭变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