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类分寒热,不同体质饮食有别。如何分辨肉的寒热属性?借助《黄帝内经》“阴静阳燥”,推演“热燥凉静”。陆地上跑的多热,如牛羊等;猪例外性凉。天上飞的热,山珍大热。水里游的 80%寒,不停游动的鱼、虾热且比飞禽更热,静止或不爱动的多凉,如蛤蜊等。中医有“鱼生火,肉生痰”之说。

肉类的寒热属性与体质

《黄帝内经》中“阴静阳燥”的理论,为判断食物的寒热属性提供了依据。凡是属于阴的事物都是偏于静止的,属于阳的都是偏于躁动的,属阴的食物就是凉性的,属阳的食物就是热性的。简单来说,就是“热燥凉静”,躁动不安的都是热的,静止的都是凉的。

陆地动物的寒热属性

陆地动物大多好动,因此大部分属于热性。跑得越快的动物,热性通常越大
1. 例如牛肉、羊肉、鸡肉、狗肉、兔肉、鹿肉等,都属于热性肉类。
2. 其中,狗肉的热性通常强于羊肉,羊肉又强于牛肉。
3. 猪肉是例外,它属于凉性,因为猪比较喜欢趴着不动,这与它的肉质特点有关。

飞禽的寒热属性

飞禽类动物为了飞行需要巨大的能量和持续的运动,所以大部分飞禽的肉都是热性的,且热性通常高于陆地上的牛羊肉
1. 它们为了保持飞行,必须不停地运动,属于阳性食物。
2. 所以飞禽肉一般都属于热性,且热性很高。

水生动物的寒热属性

水生动物的寒热属性较为复杂,但由于海水本身属于寒凉之性,所以大部分海洋生物都偏凉性
1. 持续游动的鱼虾等水生动物,由于需要克服海水寒凉,属于热性,且热性通常高于飞禽
2. 而那些不爱动或动得少的,如蛤蜊、螃蟹、龟、鳖、海参等,则属于凉性。
3. 中医有“鱼生火,肉生痰”的说法,指的是鱼的热性容易导致上火,而猪肉(凉性)吃多了则会伤脾胃,导致脾胃痰湿。

特殊情况:乌龟

乌龟的属性较为特殊,通常被认为是凉性的
1. 如果要食用乌龟,需要添加姜、酒等温热佐料来中和其凉性,否则容易导致身体不适。

不同体质的肉类选择

选择肉类时,需要根据自身体质进行调整。 体质偏寒的人应该多吃热性肉类,例如羊肉、狗肉等;而体质偏热的人则应该多吃凉性肉类,例如猪肉、部分水产等。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参考,具体选择还需要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和医生的建议。

不同肉类具有不同的属性和营养价值,选择适合自身体质的肉类,才能更好地吸收营养,促进身体健康。

了解肉类寒热属性,有助于根据体质选择饮食。动物中陆跑者多热,如牛羊鸡等,猪例外性凉;飞禽热,山珍大热;水中生物多数寒,不停游动者热,如鱼虾比飞禽更热,静止者凉,如蛤蜊等。中医有“鱼生火,肉生痰”之说,用龟鳖等需加温热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