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常扰众人,影响生活工作。99 健康课堂从病因症状入手,讲解饮食调理和中医辩证用膳方。失眠病因多样,症状有难入眠等。日常饮食宜清淡营养,忌热性补药等。中医药膳调理分三型,可助改善失眠状况。
失眠的病因及症状
失眠是指经常性睡眠不足,不易入睡,或睡后易醒,醒后难入眠,甚至彻夜难眠的一类病症。它会直接影响人的健康状况,引起疲劳感、不安、全身不适、无精打采、反应迟缓、头痛、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导致精神分裂和抑郁症。
失眠的病因复杂多样,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 身体因素
各种身体疾病都可能导致失眠,例如疼痛、咳嗽、瘙痒症、气喘、肠胃炎等。
2. 生理因素
生活方式的改变,例如倒班、熬夜,以及摄入咖啡因、茶碱等兴奋性物质(如浓茶、咖啡、可乐等),都可能引起失眠。
3. 精神因素
精神压力过大,例如兴奋、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是导致失眠的重要因素。
4. 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如咖啡因、麻黄素、异丙肾上腺素等,会影响睡眠,导致失眠。
5. 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失眠多由长期过度疲劳、精神紧张或情绪波动引起,导致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宁。其病位在心,但与肝胆、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失眠的症状也多种多样:
1. 难入眠
指入睡困难,通常由精神紧张、焦虑、恐惧等引起。
2. 睡眠浅
指睡眠时间断断续续,容易惊醒,且常做噩梦,消化不良者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3. 后半夜睡不着
指容易入睡,但睡眠时间短,后半夜醒来后难以再次入睡。老年人、高血压、动脉硬化、抑郁症患者常出现此类失眠。
失眠患者的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在失眠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失眠患者来说,饮食宜忌如下:
宜
1、清淡饮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例如豆类、奶类、谷类、蛋类、鱼类、冬瓜、菠菜、苹果、橘子、百合、莲子、山药等。
2、摄入具有补心安神、促进睡眠作用的食物,例如核桃、红枣、小麦、鸡蛋黄、羊奶、蜂蜜、猪心、猪肝、阿胶、灵芝、西洋参等。
忌
1、忌用热性补药,例如鹿茸、人参、附子等。
2、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胡椒、葱、蒜、辣椒等。
3、晚餐不宜过饱,睡前不宜进食,不宜大量饮水,以免刺激肠胃,兴奋大脑皮层,或增加夜尿次数,影响睡眠。
中医推荐的辩证用膳方
中医根据失眠的不同证型,推荐不同的食疗方剂。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失眠证型及其对应的药膳:
(一)心脾亏虚型失眠
症状:不易入睡,多梦易醒,神疲困乏,面色少华,心悸怔忡,口淡无味,纳呆,食后腹胀,易出汗,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药膳:龙眼洋参饮、双人粥、精心汤、莲子汤、猪心党参当归煎(具体做法及功效详见原文)。
(二)心肾不交型失眠
症状:心烦不眠,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神疲倦怠,心悸健忘,男子阳痿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弦或细数。
药膳:安神汤、百合绿豆乳、蛤肉百合玉竹汤、桑葚汤、猪脑髓汤(具体做法及功效详见原文)。
(三)脾虚痰扰型失眠
症状:体倦困重,胸脘痞闷,口苦呕恶,痰多,心烦不寐,舌质淡红,苔腻,脉弦滑或滑数。
药膳:竹沥粥、佛手橘皮玫瑰花饮、莱菔冬瓜饮(具体做法及功效详见原文)。
失眠影响生活工作,99 健康课堂讲解病因症状及饮食调理、中医用膳方。身体、生理、精神等因素致失眠,中医药膳可调理,心脾亏虚型、心肾不交型、脾虚痰扰型各有其方,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改善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