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与药物结合,开启饮酒养生新篇。最初酒与养生相关,后成天然“药酒”。酒之于药有行药势、析有效成分、防腐三作用,常用制备方法有冷浸等。饮药酒需注意饮量适度、时间、温度、辨证选酒及坚持饮用等事项。
药酒的养生功效及制作方法
药酒,是将中药材与酒结合,发挥药酒的养生功效。其渊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人类采集的野生水果自然发酵形成的“天然药酒”,便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益处。虽然古人可能并无明确的养生目的,但其饮酒行为与养生保健有着密切联系。药酒的养生功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酒可行药势,助药力外达
古人认为“酒为诸药之长”,酒可以促进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和利用。
1、酒能够帮助药物有效成分更好地到达人体所需部位,使理气行血药物的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
2、酒也能使滋补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避免药物滞留在体内。
酒有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析出
酒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媒,能溶解大部分水溶性物质以及一些水不能溶解的物质。
1、中药的多种成分都易于溶解于酒精之中。
2、酒精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容易进入药材组织细胞中,促进置换和扩散,提高浸出速度和浸出效果。
酒具有防腐作用
药酒通常可以保存数月甚至数年而不变质,这给饮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药酒的常用制备方法
药酒的制作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有冷浸法、热浸法、渗漉法和酿制法。
冷浸法
1、将药材切碎,炮制后放入瓷坛或其他适宜的容器中。
2、加入规定量白酒,密封浸渍,每日搅拌1~2次,一周后,每周搅拌1次。
3、共浸渍30天,取上清液,压榨药渣,将榨出液与上清液合并。
4、加适量糖或蜂蜜,搅拌溶解,密封,静置14日以上,滤清,灌装即得。
热浸法(悬浸法)
1、取药材饮片用布包裹,吊悬于容器上部,加白酒至完全浸没包裹之上。
2、加盖,将容器浸入水液中,文火缓缓加热,温浸3~7昼夜。
3、取出,静置过夜,取上清液,药渣压榨,榨出液与上清液合并。
4、加冰糖或蜂蜜溶解,静置至少2天以上,滤清,灌装即得。
改进方法:隔水加热至沸后,立即取出,倾入缸中,加糖或蜂蜜溶解,封缸密闭,浸渍30天,收取澄清液,与药渣压榨液合并,静置适宜时间后,滤清,灌装即得。
渗漉法
1、将药材碎成粗粉,放在有盖容器内,加入药材粗粉量60~70%的浸出溶媒均匀湿润后,密闭,放置15分钟至数小时,使药材充分膨胀。
2、取脱脂棉用浸出液湿润后,轻轻垫铺在渗漉筒底部,然后将已湿润膨胀的药粉分次装入渗漉筒中,每次投入后,均要压平,装完后,用滤纸或纱布覆盖。
3、向渗漉筒中缓缓加入溶媒,先打开渗漉筒流出口的活塞,排除筒内剩余空气,待溶液自出口流出时,关闭活塞。
4、继续添加溶媒至高出药粉数厘米,加盖放置24~48小时,使溶媒充分渗透扩散。然后打开活塞,使漉液缓缓流出。可进行二次或多次渗漉提高漉液浓度。
5、收集渗漉液,静置,滤清,灌装即得。
酿制法
以药材为酿酒原料,加曲酿造药酒,如白术酒、枸杞酒等。此法制作难度较大,步骤繁复,家庭较少采用。
药酒饮用注意事项
药酒虽有益处,但饮用需谨慎,以下几点至关重要:
饮量适度
少饮有益,多饮有害,饮酒需适量,不可过量,也不可过少,否则达不到养生效果。
饮酒时间
一般不宜夜饮,夜间人体气血收敛,饮酒易伤身。
饮酒温度
冷饮或温饮均可,不宜热饮,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
辨证选酒
需根据个人体质选择合适的药酒,体虚者用补酒,血脉不通者用行气活血通络的药酒,有寒者用温酒,有热者用清酒,最好在医生指导下选择。
坚持饮用
持之以恒才能收到养生效果,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酒与药物结合是饮酒养生进步,酒有行药势、助析出、防腐等作用,制备方法多样,注意饮量适度、时间、温度、辨证选酒及坚持饮用。合理利用,可获养生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