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遇孩子鼻塞就认定感冒,盲目治疗。其实宝宝鼻塞未必是感冒,原因多样。如小婴儿鼻塞可能是生理现象,也可能是感冒、急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或异物堵塞等所致。家长应学会对症处理。
宝宝鼻塞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1. 小婴儿鼻塞是正常生理现象
很多父母一发现孩子鼻塞了,就会自然而然地认为宝宝是感冒了,并盲目地采用治疗感冒的方法。其实不然,宝宝鼻塞并不一定都是感冒。小婴儿很容易鼻塞,但这并不一定是感冒引起的。这是因为小宝宝的鼻粘膜对冷空气和外界的过敏物质比较敏感,再加上2个月以下的宝宝单纯用嘴呼吸还不是很协调,鼻塞起来就会显得更加严重。此外,宝宝的鼻塞也可能与遗传有关,如父母亲小的时候容易鼻塞,那宝宝就更容易鼻塞。
2. 感冒引起的鼻塞
宝宝由于身体抵抗力较差,容易感冒,再加上鼻粘膜娇嫩,感冒后鼻粘膜容易发生急性水肿而引起鼻塞。感冒引起的鼻塞表现为:鼻塞流涕,鼻翼两侧微红。
应对措施:对于感冒而引起的鼻塞,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用热毛巾敷鼻根。
2. 清除鼻痂。清洗鼻腔时,动作要轻柔,可用柔软的毛巾或纱布蘸白开水后,捻成布捻,轻轻塞入宝宝鼻道,再轻轻地边转动边往外抽出,或者也可以用棉签蘸湿后再轻轻将其擦掉,在使用棉签时,由于宝宝经常会动来动去不配合,所以爸爸妈妈要注意使用棉签时勿伤到宝宝娇嫩的鼻粘膜。
3. 急性鼻窦炎引起的鼻塞
除了有鼻塞、流脓鼻涕、张口呼吸等鼻部症状外,较重的还有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烦躁不安等症状。宝宝在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后可累及鼻腔黏膜,使其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阻塞鼻腔而引起急性鼻炎。
应对措施:对于急性鼻炎所引起的鼻塞,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耳鼻喉科请医生看看,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以防止反复发生鼻炎。如果宝宝鼻塞严重,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使用一些滴剂,但注意切勿长期使用,以免影响了宝宝的嗅觉灵敏性。
4. 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
过敏性鼻炎分季节性和常年性两种。常年性过敏性鼻炎,一年到头都可发病,多由真菌、尘螨、昆虫的分泌物、动物皮毛等引起。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表现为:鼻塞明显,喷嚏多,常流涕。
应对措施:
1. 避免宝宝接触尘土、螨虫、真菌、动物皮毛、羽毛等过敏原。如不用羽绒枕头、羽绒被和席梦思床垫;不要让宝宝亲近猫、狗、鸟等宠物。
2. 在花粉播散的季节,不带宝宝去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更不能随便采摘和闻花草。
3. 不给宝宝吃辛辣食物、烹炸食品及海鲜,不滥喝饮料;多吃新鲜蔬果,多喝白开水。
4. 常带宝宝到户外活动,养成用冷水洗脸洗手的好习惯,提高身体对外界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有利于防病。
5. 异物堵塞引起的鼻塞
绝大多数为一侧鼻腔堵塞,通气不畅;若继发感染,黏液逐渐变为脓性;如果异物停留过久,可使鼻黏膜糜烂,长出肉芽,流出血性鼻涕,发出臭味。小宝宝好奇心比较强,有时在玩耍的过程中会将一些小东西往鼻孔里塞,或者是在进食过程中,不慎呛咳而使得食物进入鼻腔。
应对措施:
1. 教育宝宝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不往鼻子里乱塞东西,一旦塞了要及时告诉爸妈,及早取出异物。
2. 爸妈应注意观察宝宝的呼吸情况,一旦发现宝宝有一侧发生鼻堵现象,或不明原因的流脓鼻涕、有臭味时,要及时带宝宝看医生。
宝宝鼻塞原因多样,别盲目当感冒治。小婴儿鼻塞多为正常生理现象,感冒、急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异物堵塞等也会致鼻塞,应对各有不同。家长要学会对症处理,及时带宝宝就医,避免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