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在孕期常见,它究竟因何而起?又会带来哪些危害?女性孕期充满变数,高血压也不例外。了解其病因、危害及治疗,对孕妇及胎儿至关重要,让我们一起探寻这孕期的潜在威胁。

妊娠高血压:病因、危害及治疗

妊娠高血压的定义及病因

妊娠高血压是妊娠期间特有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妊娠期高血压是指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头晕、耳鸣、水肿、蛋白尿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脑出血、肝脏损害,并影响胎儿发育。其发病率约为5-10%,主要病因如下:
1、孕前高血压:孕前血压异常,怀孕后因体重和血容量增加,更容易出现妊娠高血压。
2、多胎妊娠:怀有双胎或多胎,身体负担大,血容量增加,易患妊娠高血压。
3、慢性疾病及免疫力低下:如甲状腺疾病、类风湿疾病等,怀孕后妊娠高血压的概率高于普通人群。
4、遗传因素:母亲患有妊娠高血压,下一代患病风险增加。

妊娠高血压的危害

妊娠高血压不仅危及孕妇健康,也严重影响胎儿发育,其危害包括:
1、眼底病变:可能出现眼底出血或视网膜病变。
2、脑血管病变:可能出现脑血管破裂出血,导致局部肢体瘫痪。
3、心脏病变:可能出现心包积液、心脏功能受损。
4、肝肾病变: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蛋白尿,严重者可导致肾衰竭。
5、血液系统病变:可能出现血小板下降,影响凝血功能。

高血压患者怀孕的危险程度取决于高血压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可在医生的监测和指导下怀孕,而重度高血压患者则不建议怀孕,因为妊娠高血压的风险较高。

妊娠高血压的治疗

妊娠高血压的治疗必须积极有效,因为它不仅危害孕妇,也危害胎儿。治疗方法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
1、初期治疗:主要包括充分休息、保证睡眠、饮食中增加含硒含镁食物,以及控制孕妇和胎儿体重。
2、中期治疗:通常需要住院治疗,根据具体症状采取对症治疗,包括舒张血管、利尿、扩容和补充营养物质等。
3、重度妊娠高血压:如果出现肝脏、心脏、脑等脏器损害,在控制病情后,需要综合评估是否需要终止妊娠以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妊娠高血压虽常见但需重视,孕前高血压、多胎妊娠等是其病因,会致眼底、脑血管等多脏器病变,危害大。轻中度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备孕生产,重度则不建议,治疗需根据程度采取不同措施,以保障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