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易在天冷时患脑出血,如何预防?可防便秘、动左手、避劳累等。脑出血病人饮食有讲究,急性期要高蛋白,喂食要慢,日常宜清淡低盐低脂,忌糖,胖者还应减肥,这些都有助于病情恢复与血管健康。

中老年人脑出血预防

便秘的预防

预防脑出血,首先要预防便秘。便秘时用力排便,容易导致脆弱的小血管破裂,引发脑出血。
因此,要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例如:
1. 青菜
2. 芹菜
3. 韭菜
4. 水果
此外,还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以及早晨起床前进行腹部自我按摩。

锻炼左侧肢体

多使用左上肢和左下肢,特别是左手,可以减轻大脑左半球的负担,同时锻炼大脑右半球。医学研究表明,脑出血更容易发生在血管较为脆弱的右脑半球。
因此,建议早晚使用左手转动健身球,帮助右脑半球功能的正常发挥。

避免过度劳累

避免体力和脑力劳动过度。超负荷工作可能会诱发脑出血。

高血压的管理

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高血压至关重要。定期检查血压,确诊后应坚持服药治疗。

合理膳食

饮食应注意低脂、低盐、低糖。应少吃动物的脑和内脏,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并适量摄入瘦肉、鱼、蛋。

避免蹲便

蹲便时,下肢血管会严重屈曲,加上屏气排便,腹内压力增高,血压升高,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
建议采用坐便,避免血压升高,减少脑中风的发生风险。

调节情绪

保持乐观情绪,减少烦恼,避免情绪过于激动,淡泊名利,知足常乐。

戒烟限酒

吸烟和饮酒都会使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加速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应戒烟限酒。

预防跌倒

老年人多有脑动脉硬化,血管壁脆弱,跌倒后容易发生颅内血管破裂。
因此,行动时应特别小心。

脑出血患者的饮食

急性期饮食

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饮食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为主,每天摄入量应在2300-2800卡/日左右。
1. 应多吃鸡蛋、蔬菜和水果等食物。
2. 这有助于稳定病情,促进恢复。

恢复期饮食

对于刚能进食的脑出血患者,喂食需缓慢进行,因其咀嚼和吞咽能力较弱。
1. 应避免食物呛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2. 饮食应清淡、低盐、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
3. 应多吃蔬菜和水果,避免辛辣食物。

长期饮食调理

无论脑出血程度如何,是否留下后遗症,都应长期保持清淡饮食,保护血管健康。
1. 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2. 每日食盐摄入量应少于3克,避免钠潴留加重脑水肿。
3. 少吃高脂肪食物,避免血脂增高,堵塞血管。

体重管理

肥胖者应积极减轻体重,因为肥胖易导致高血脂,进而诱发高血压及其他疾病。

中老年人预防脑出血,要防便秘、动左手、避劳累等。脑出血病人饮食要高蛋白、缓慢喂食、清淡少糖。日常饮食调理对保护血管健康很重要,家属需耐心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