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是男性重要器官,前列腺结石常见却易被忽视。其成因多样,如前列腺增生等。发病率随年龄增长上升,成分主要为磷酸钙等。会引发多种炎症,治疗有经尿道切除等三种方法,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以保障男性健康。(参考网站:56 健康网)
前列腺结石:病因、发病率及病理改变
前列腺结石的成因
前列腺结石的具体成因目前尚不明确,但普遍认为其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前列腺分泌物是其主要成分,其中包含核蛋白、少量脂肪组织、晶体嘌呤和脱落的上皮细胞等,这些成分会逐渐钙化形成淀粉样体,最终形成结石。
此外,前列腺增生会压迫尿道,导致尿道狭窄,前列腺导管和腺泡扩张淤滞,为结石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常合并前列腺结石。
感染性因素如前列腺炎、淋病等,也会引起腺管阻塞,分泌物淤滞,从而促进前列腺结石的形成。
1. 前列腺分泌物钙化
2. 前列腺增生导致尿路阻塞
3. 感染性因素引起腺管阻塞
前列腺结石的发病率
前列腺结石的发病率缺乏统一的数据,但5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较高,并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具体发病率因地区、人群和诊断方法的不同而异。
前列腺结石的成分及病理改变
前列腺结石的主要成分为磷酸钙,此外还包含一定比例的有机成分,包括蛋白、胆固醇和枸橼酸等。真性前列腺结石主要由磷钙石和磷灰石组成,而假性结石则多由草酸钙和尿酸形成。
微小结石常伴有前列腺的灶性慢性炎症改变,出现圆形细胞浸润,腺泡中充满脱落的上皮细胞及其碎片,但腺泡不一定扩张。
较大的结石则会导致前列腺管和腺泡扩张,周围出现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囊腔,其内壁缺乏上皮细胞覆盖,腺泡间有圆形细胞浸润及纤维化。结石可能位于腺管开口处,也可能位于腺体深部。
长期合并感染的患者,可能形成前列腺周围炎或脓肿,甚至破溃至尿道。细菌参与了结石的形成和生长,结石形成后又会影响前列腺液引流,导致前列腺炎迁延不愈,两者互为因果。
合并前列腺增生的患者,由于内腺增生和外腺受压,小结石会被挤压到假包膜,在内外腺交界处排列成弧形,出现弧形结石可能提示伴有前列腺增生。
1. 主要成分:磷酸钙,并含有机成分
2. 微小结石:伴随慢性炎症
3. 大结石:导致腺体扩张,可能形成脓肿
4. 合并感染:结石和炎症互为因果
5. 合并增生:结石排列成弧形
前列腺结石的手术治疗
前列腺结石的治疗主要依靠手术方法,常用的手术方式有三种:
经尿道切除前列腺及结石术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适用于年龄较轻的患者,可以避免造成性功能障碍,也适用于年老体弱者,以减少手术创伤。但其缺点是结石不易完全清除。
经会阴部全前列腺切除术
此方法适用于前列腺深部结石和多发结石的患者,可以彻底切除前列腺及结石。必要时可同时切除双侧精囊。
耻骨上前列腺及结石摘除术
此方法适用于大而多发的结石伴有前列腺增生的患者。但对于有前列腺周围炎的患者,手术难度较大。
前列腺结石危害大,发病年龄多 50 岁以上,成分多样,易致炎症。有经尿道切除、经会阴部全切除、耻骨上摘除等手术方法,各有优劣。患者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以摆脱疾病困扰,维护前列腺健康。